手机看电视 电视直播频道大全

2024-09-0301:55:45综合资讯0

电视的起源与初期影响
95年前的今天,1926年1月27日,约翰·贝尔德向伦敦皇家学院院士们展示了一种新型设备,它能够通过无线电传递活动图像。尽管无法精确确定电视的诞生之日或发明者,但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这种奇特装置的广泛关注。
电视作为现代化的催化剂
电视的出现与发达工业文明的兴起息息相关。随着社会步入后工业时代,电视的重要性逐渐下降,让位于新兴的互联网。有趣的是,曾经被家长视为破坏家庭关系的“看电视”,如今已变成了“别玩手机”。过去,电视曾被视为一种交流障碍,影响阅读和注意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重新理解和欣赏它的价值。
童年记忆中的电视普及
电视在孩提时代的记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电视机仍是奢侈品,黑白电视都很罕见,只有少数家庭拥有彩电。最早买电视的人家成了社区焦点,人们会聚集在他们家的小院子里,一起欣赏电视节目。随着电视机逐渐普及,乡村社会也随之融入现代化的进程中。
电视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在中国,电视极大地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即便文盲也能理解电视节目丰富多彩的内容。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和《新闻联播》使全国舆论趋于一致,创造出一种“全民过节”的想象。电视不断向人们展示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激发着人们自我发展的意识。
电视与民族工业的崛起
电视机普及率的提高既反映了中国社会落后的一面,也成为激发民族自强的动力。在20世纪末,长虹、TCL等国产彩电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象征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增强了国人对“中国制造”的信心。电视与中国现代化:一次错位的反思
对于中国社会而言,电视曾拥有难以言喻的重要性。在现代化进程中,它被普遍视为一个进步标志,鲜有人对其进行批判。相反,国人对电视的热情空前高涨,以至于它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不成比例的地位。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电视的普及与社会进步同步,象征着人们对现代生活的追求。
当电视逐渐普及,并在技术更迭中成为常见的家庭用具时,我们才能重新审视其对社会的影响。
电视与阅读、公共生活的冲突
在发达国家,对电视的批评由来已久。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电视对其他有价值活动的冲击和其对观众思维、行为的负面影响上。
电视对阅读的影响尤为显著。德国学者本雅明认为,电视的普及会削弱阅读兴趣,让人们难以静下心来阅读。这项研究得到了广泛验证,几乎在每个社会中,电视观看时间与阅读时间成反比。
电视的普及改变了家庭生活和公共参与模式。电视成为家庭的焦点,取代了亲子交流和民俗传承,也弱化了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同样,在公共生活中,电视变得更加私人化,抑制了人们的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积极性。
电视的价值偏差
另一种批评则关注电视节目的质量和导向性。与书籍不同,电视作为大众文化载体,缺乏门槛和分级机制。大量的电视节目过于浅薄、暴力、诱惑,甚至会灌输狭隘的社会观念。
香港作家林奕华指出,香港人对社会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视台的报道,导致了娱乐层次的单一化和思维的僵化。虽然国内电视的商业化程度并不那么严重,但也不乏类似的弊端。欧美评论家常批评电视上缺乏背景知识,导致观众的无知,而日本学者也强调远离电视台以保持独立思考。
反思的缺失
在中国,对电视的批判长期缺失。在电视普及早期,现代化与技术的进步被视为理所而电视被视为这些进步的象征。即使在后来电视弊端逐渐显现时,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惯性和在社会中的重要位置也阻碍了人们对其的反思。
直至电视普及已成常态,甚至逐渐被边缘化,重新审视电视对社会的影响才成为可能。我们发现,电视作为一种媒体工具,既有进步性的一面,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对其的批判与反思,不应局限于电视本身,而应拓展到社会、文化和个体等更广泛的层面,从而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视角和思考空间。

手机看电视 电视直播频道大全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一书由[美]保罗·福塞尔所著,梁丽真等译者翻译,于2017年2月由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发行。

尽管《格调》一书对电视文化有所嘲讽,认为其与下层文化相关,并将其视为一种肤浅的大众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电视打破了雅俗文化之间的界限。它是一种文化快餐,其评价标准主要取决于收视率,这促使人们更加注重数量而非质量,而这正是现代意识形态的一个本质特征,即便在互联网时代也是如此。

在电视时代,人们常说,“电视塑造着一个社会的灵魂”。不管好坏,电视的普及程度远超以往的通俗文学和报纸杂志,使大众文化真正深入家庭,通过这种全新的媒体形式传播信息和理念,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們对外部世界的想象和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因为许多人相信,电视上的内容都是真實的。

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短短十年内就颠覆了电视曾有的霸主地位,对于年轻人来说,它可能不再是生活中的焦点,而成为了一种备选方案。

1962年,当电视在美国普及还没几年时,电影《满洲候选人》中的主角曾预见性地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进入房间后打开电视的人,另一种是进入房间后关掉电视的人。”五十年后,这句话似乎变得更加发人深省,这两种人之间的差异也变得更加明显;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掉电视,互联网又将如何塑造一个社会的灵魂呢?

作者|维舟

编辑|西西;走走

校对|刘军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