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兴阑珊的意思是什么 意兴阑珊的意思解释

2024-09-0302:32:26综合资讯1

意兴阑珊的含义
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嚣张。源自唐玄宗任用杨国忠为宰相,导致杨家兄妹权势滔天,引得百姓怨声载道。

曾几何时

意为“过去没多久”。源自唐代诗人韩愈的《东都遇春》诗句,后用于怀旧感伤。

“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明朝官服文绣禽兽图案,以示地位。早期,“衣冠禽兽”意为对官员的赞扬。后来由于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朝中官员道德败坏,此语开始带有贬义,形容外貌衣冠楚楚,实则行为卑劣者。

“呆若木鸡”是境界

源自《庄子》中一个训练斗鸡的故事。经过耐心训练,斗鸡达到“呆若木鸡”的境界,表现出一种超脱、沉着稳定的精神状态,使得对手望而生畏。

夜色如何算“阑珊”

“阑珊”的含义有多种,包括“衰减、消沉”,“灯火暗淡”,“残、将尽”,“凌乱、歪斜”,“困窘、艰难”。“灯火阑珊”并不能表示灯火通明、兴致很高。

“不刊之论”

“刊”在古代指“修改”。“不刊之论”指经反复推敲、修改后,不易推翻或修改的正确意见。

对古文知识解释的优化
为了提升阅读体验,我对原文内容进行了以下调整:
调整段落结构,使逻辑更清晰。
使用更简洁易懂的语言解释专业术语。
添加标题,突出文章层次。
以下是修改后的内容:
一、“刊”字的由来

你或许好奇,为什么“刊”字可以表示“删削”或“修改”呢?

这要追溯到古代,那时人们用竹简、木牍记录文字。如果刻错了字,就用一种叫做“削”的青铜工具刮去一层,再重新刻写,这个过程就叫“刊”。所以“刊”的本意是用刀消除错误。《说文解字》中说:“刊,多也。”意思是说,需要“刊”的地方,往往是文字多了,需要消除。

由于竹简木牍可以反复使用,把旧文削去,重写新内容,就被称为“刊削”。“刊”字兼具“写”与“删”两种意思。重要的文字被称为“不刊之论”,意思是不容删改的言论,最初专指帝王诏令和典章制度,后来逐渐应用于真理或伟论,具有极高的评价和褒义。

汉代扬雄在《答刘歆书》中写道:“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意思是说,你的书如同日月般辉煌,是不能删改的杰作!后来,“不刊之论”也引申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意兴阑珊的意思是什么 意兴阑珊的意思解释

二、“不足为训”的含义

“不足为训”出自明代胡应麟的《诗薮续编》卷一:“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这里的“训”并非“教训”,而是指“典范、法则”。所以“不足为训”的意思是“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训”字做了详细解释。“训”字由“言”和“川”组成,本义是“说教”,即用美好的言辞教导他人,所以从“言”。“川”有水流贯穿之意,“训”也像疏导水流般,教人通晓义理。

“训”字有多种含义:

典范法规: 如《诗经·大雅》所说:“古训者,故旧之道,故为先王之遗典也。”
教诲: 如《齐书·颜之推传》:“之推撰家训二十篇,行于世。”
解释说明: 如《史记集解·序》:“具列异同,兼述训解。”
训诂: 如《曾国藩家书》:“吾观汉魏文人,有两端最不可及,一曰训诂精确,二曰声调铿锵。”
告诫: 如《扑满赋》:“明远鉴之退止,训劳谦之轨躅。”
训练: 指培养良好习惯,锻炼体魄和智力,使品行端正,技艺精湛。

“训”还可以通假为“顺”、“驯”。

三、“七月流火”与天气无关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七月”是农历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九月份。

“火”指的是大火星,也就是天蝎座中最亮的那颗星——心宿二。“流”指的则是星星西沉的现象。

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观察到,每年夏末秋初,这颗红色的星星会向西边落下。他们把这种天文现象视为天气逐渐转凉的标志。

“七月流火”并非指七月份天气炎热,而是指天气开始变凉了。

意兴阑珊的意思是什么 意兴阑珊的意思解释

四、“丰碑”的演变

“丰碑”一词中,“碑”最初并非指我们现在常见的石碑,而是指没有文字的石头或木桩。它有三个主要用途:观测日影以辨别时间、拴牲口以及在古代葬礼中引棺入墓。

古代用大木头引棺入墓,这种大木头就叫做“丰碑”。“丰碑”在当时代表着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只有特定人群才能使用。后来,普通百姓也开始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碑, “丰碑”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熟悉的墓碑。

五、古体诗与近体诗

中国拥有悠久的诗歌传统,诗歌在中华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人对“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概念区分不清,误以为唐朝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是不准确的。

中国古代诗歌主要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这一说法始于唐代。唐代出现了格律严谨的诗歌,被称为“近体诗”,而唐朝以前格律较为自由的诗歌则被称为“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古体诗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押韵比较自由。

“近体诗”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与古体诗相比,律诗的格律非常严格,对诗句的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以唐朝为界限的,不能简单地以时间来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