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意见和建议20个字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建议

2024-09-0401:33:04综合资讯0

导语
一位从教多年的老教师兼优秀父亲,从一位父亲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角度,分享了教育孩子的独到心得。他提出了一个方法、三个问题、四条建议及 12 个感悟,值得家长们悉心阅读和实践。
正文
方法:坚持
教育孩子重在坚持不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个问题
作为家长,你的事业走到哪个层次?
现代家庭教育的十把刀,你无意中使用了哪几把?
开家长会前,你提前备课了吗?
四条建议
1. 相信和配合学校老师
家长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形成教育 " 三角形 ",共同助力孩子成长。
2. 反思教育目标
家长应思考孩子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目标。
3. 不断提升自身
家长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以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
4. 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应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12 个感悟
情商大于智商,品德高于能力。
给孩子花钱容易,花时间更重要。
过度关爱、唠叨、干预会阻碍孩子发展。
高期望、责备、迁就、溺爱不利于孩子成长。
要让孩子感知爱,但不要泛滥或冠以爱的名义。
身心发展对家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父母与孩子的成长步调应同步。
独立意识增强,但家长管教责任不减。
家长会前应做好准备,深入了解孩子情况。
尊重教师,避免当众非议,不利于孩子培养规则意识。
年轻教师也有值得尊重之处,职业能力与年龄无关。
结语
教育孩子是家长终身的事业,决定着家庭未来的幸福。家长应积极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以睿智和爱心,呵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建立和谐共赢的家长-教师关系
作为家长的我,从孩子踏入幼儿园大门起,便与他的老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我深知,尊重孩子的老师就是尊重我自己,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积累资本。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教育只有在整个社会,尤其是家庭高度重视的前提下,才能取得完美的效果。学校存在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家庭中反映出来,而教学过程中遭遇的困难根源大多可以追溯到家庭。”
家校合作,明确职责
家长有权参与教育,但不能干预。我坚决反对家长随意干涉学校工作。我和教师们之间是教育的合作关系,我们的共同合作时间就是孩子在校期间。教育专业的事情应交由懂教育的人来处理。家长和教师之间不存在强弱之分,谁都不应僭越自己的职责范围。
如果家长对教育过程有任何疑问,可以通过正当渠道与学校进行交流。但在孩子面前,我们必须维护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老师的权威。
我与爱人从孩子出生之日起就制定了以下规则:
管教孩子,一人负责,另外一人不得插手,外人也不得干预,无论对错;目的在于维护权威。
夫妻双方不得在孩子面前发生激烈的争吵,有问题私下解决;目的是给孩子安全感。
夫妻双方不得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的老人,如有不同看法,私下交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尊老孝顺品德。
既然我们是教育的合作人,就应该同心同向,互相信任。
运用策略,与孩子建立顺畅的沟通
你了解孩子成长的变化吗?你清楚孩子的内心想法吗?你会与孩子交流沟通吗?许多父母在社会上能言善辩,但在亲子沟通方面却缺乏技巧,难以与孩子建立有意义的对话。
多年来,我始终既是孩子的严父,也是他的挚友。记得2017年元旦,儿子大学放假回家那天晚上,我们父子俩躺在儿子的床上,无所顾忌地聊了两个小时。我向他抛出了四个关乎大学生活的发问:学业与创业的平衡;成绩与活动的取舍;恋爱与成家;出国与考研。
孩子在一天天长大,父母应该把握管与不管的尺度,理解沟通与尊重的重要性。与孩子谈话,建议把握以下几点:
抓住重点谈。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家长谈话同样需要抓到重点。与其泛泛而谈,不如具体到某一次的某一件具体事件,点出孩子的行为问题。当孩子意识到你在真正关注他时,才会放下防备,积极沟通。
集中时间谈。
孩子平时学业繁重,如果家长一回家就啰嗦不停,只会加重孩子的负担。不妨选在周末或较为空闲的时间,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地方,与孩子坐在一起,认真而庄重地谈论问题。
针对问题谈。
孩子绝非完美无缺,但与孩子谈话时不必面面俱到。针对一两个重要的行为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引导即可。切忌翻旧账、攀比其他孩子或主观臆断,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
总而言之,家长应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想法,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们的意见,以理服人,既指出问题又给足面子,既找到不足又善于肯定。只有当孩子相信家长,感受到家长的爱,才会逐渐打开心扉,接受我们的教导。
掌握教育理论,提升教育素养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不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应研究孩子的发展特点,了解不同学习阶段的情况,密切关注孩子的变化和需求,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真正扮演好监护人的角色。
许多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方法随意,教育理论知识贫乏,往往事倍功半。建议家长朋友们了解以下几项基本的教育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理解孩子的思维发展阶段,了解孩子的认知局限性,避免陷入唯分数论。
威格纳压力与绩效理论: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激励人的动力,过度的压力则会适得其反。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施压,切勿过度焦虑。
遗传环境互动理论:认识到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既不轻视遗传的优势,也不忽视环境教育的作用。
家长审视自身,科学加压减压,不要将自己三代的压力一股脑地转移到孩子身上。

作为家长,我们经历各不相同,为何要将自己的孩子和他人子女进行比较,甚至强求他们必须优于他人?我们有责任引导孩子不断努力,以此弥补差距,实现一代胜过一代的目标。

先天不足者,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获得成功;而先天优势者,也可能因后天影响而走向衰落!

即使学生存在差异,智商大多相似。其中,聪明反被聪明误者不在少数。小聪明或许能带来一时的运势,而大智慧方能长久获益。大智慧的本质在于不懈的努力。如今,许多稳定成功人士,往往给人感觉踏实勤奋,看似吃亏。这在做人和读书方面同样适用。

有时,我们身为家长,难免有攀比之心,将自己的子女与他人比较,结果导致两代关系紧张。我想劝告各位家长,为何不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呢?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寄希望于下一代去实现,岂不太自私?

为了子女的成长,家长应约束自身,共同进步。例如,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热爱工作、乐于学习新知等。相反,若家长整天牢骚满腹、得过且过,却期望子女努力进取,这种教导将缺乏说服力。

即使子女暂时表现不佳,也不应急躁,应给予正面鼓励,避免在他们面前流露失望之情。否则,他们会迅速泄气、自暴自弃,甚至超过你的失望程度!

对子女的期待应随着他们的进步而逐步提升,但切不可无限期待。有时,将这种期待藏在心中,比直接表达更有效。我们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拥有身心健康的快乐成长子女。

家长意见和建议20个字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建议

4.子女仰望家长的背影成长,和谐家庭至关重要

家长重视家庭教育,是对学生健康发展终生负责。他们来自家庭,成长于家庭,未来也将在更高级的家庭中传承。我的体会是:夫妻关系至关重要,父母是子女的依靠,是他们的根基。没有父母,何来家庭,更别提良好的成长环境。

如今,隔代监护较为普遍,老人照顾子女,仅能解决生活问题;养育、教育、管教自己的子女,应由父母亲身参与。

家长应成为学习型家长,家长自身的学习行为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中小学生的家庭,宜避免经常在家打牌玩麻将,也不宜整天宾客盈门饮酒闲聊,应为子女营造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我一直坚持着家庭公约:只要子女未毕业,家中一律不设牌桌。我常与子女比较各自的成绩,比如2016年高考后,我与儿子约定,当他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一定将自己多年的教育研究整理成专著,这也是我新书出版上市的契机。父母的生活正能量,会驱使子女同样正能量。

人到中年,事业固然重要,家庭也同样重要!子女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无论我们在外如何成就,最终都要回归家庭。培养好自己的子女,关注他们的成长,何尝不是一项事业?多一个成功的子女,多一个成功的家庭,成就和谐社会,不也是在为社会汇集正能量吗?

你可以不优秀,但要表现出积极向上。

你可以生活委屈,但要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你可以平凡,但不能表现得太过平庸。

你若常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你能指望子女积极乐观、发奋自强吗?

你若成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你能指望子女努力做事、学有所成吗?

你若不爱学习、瞧不起老师,你能指望子女渴望知识、尊重老师吗?

子女是仰望家长的背影成长的。

成功子女的身上,都能寻找到父母身上的优秀基因。

失败子女的身上,都能发现父母身上潜在的影响。

管教子女,父母必须思想统一、立场一致。

关爱子女,父母必须理性科学、使其感知。

教育子女是一项永不退休的事业。

家长们,期望子女成才,不仅要挂在嘴边和心里,更要体现在长期的行动中。

家长们,子女学业成长的道路中,充满风风雨雨,但也伴随着阳光。我们要坦然面对现实,社会瞬息万变,但我们对子女的心始终不变。

家长们,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让子女健康、快乐、幸福,然后才是让他们成才、扬名。学习成绩并非唯一的评价标准,我们要多元看待子女的成长和未来。上天为每个努力付出的人都保留了一扇窗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

家长们,培养一个优秀子女,就是投资自己下半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