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流花车站 广州流花车站为什么停运

2024-09-0401:36:52综合资讯0

广州流花车站 广州流花车站为什么停运

广州汽车客运站(流花车站)于4月1日起停运。

3月31日晚,广州汽车客运站(又称流花车站,下称“市站”)发出的最后一班车,载着该客运站的最后两名乘客,在夜色中驶离候客站场。这座曾经创下单日运送旅客17.4万人次纪录的35年历史汽车客运站就此“退休”。

继去年广州永泰、黄埔、越秀南、番禺等公路客运站场“退休”后,市站成为今年来广州第一个停运的公路汽车客运站。受轨道交通发展影响,近年来公路客流量逐年减少,加之日益增长的中心城区交通压力,促使广州着手整合城市站场资源,优化公路客运站布局。

“客运站们”承载着时代的记忆,而广州火车站却将迎来高铁的新时代。

比公路客运更快捷的轨道交通让湾区城市群的互动更为紧密,高铁、城轨、地铁正串联成一张网,成为城市不断成长、新陈代谢的新动力。

一路相隔,一进一出,老的经典魅力与新的时代魅力在此“碰撞”。

广州,汽车客运站场退休,国际大都市向前!

南方日报记者 郑慧梓

统筹:朱伟良

汽车站“谢幕”

“大学时候,放假都是从这里回凤岗。”市站停运的消息,勾起了不少广州市民的回忆,一名网友留言:“这是我每次一个人奔波时逗留最多的车站。”不同于停运前的落寞,在本世纪初,市站所在的流花商圈曾是节假日广州的人流高峰区域。

毗邻广州火车站,位于流花商圈的市站建成于1985年。9年后,为满足客运需求,市站进行了升级改造,扩建了客运站面积,增强了客运能力。投资5亿元的新客运大楼于2007年2月投入使用。改造后,车站的一楼设置为公交站场,二、三楼作为公路客运站场,占地面积超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设计的最大日客运量可达18万人次。

春运的节后客流回流,是市站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从各地搭乘火车到广州站的人们涌入市站,购买汽车票前往深圳、东莞、中山、顺德等地,人流在火车站到市站的人行天桥上川流不息。“那个时候车站里都是人,上车检票都要排队。”候车大厅内的便利店开在这里已有十几年,现店主李先生从他姑姑的手中接过便利店。“这些年来眼看着人流越来越少。”

从辉煌走向谢幕的不仅仅是市站,自去年开始,越秀南汽车站、黄埔汽车站、永泰客运站,一个个广州人熟悉的公路客运站场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停运前,客运功能的弱化和客流量稀少是这些客运站场的共同特点。

去年5月停运的越秀南客运站历史比市站还要久远,始建于1950年的它,是最初的省汽车客运站,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一直承担着广州物流和客流的主要输送任务。在69岁的“老广”张尧政的记忆里,“小时候,这里和现在的广州火车站、广州南站一样繁荣。”

由越秀南、白云路和大沙头构成的“金三角”,拥有广州最老的火车站、最老的汽车客运站、最早一批机场及码头,是新中国成立后广州乃至广东最早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所在。越秀南车站的最高发送班车曾达500班次,单日发送旅客可达13000人次,但停业前,日均发送班次仅有100班,日均发送旅客仅为约1000人次。

“消失”的客流

这些汽车客运站消失的客流去了哪里呢?

事实上,随着高铁、城轨等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和完善,铁路客运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据显示,今年春运节前15天,广州地区发送旅客约1328.5万人次,其中,铁路发送旅客约869.3万人次,占比超六成,同比增长9.8%;而公路发送旅客约280.8万人次,仅为铁路三分之一,同比有所下降。

这意味着,对于汽车客运站来说,客源减少,经营压力加大。“自从武广高铁开通后,广州去往武汉的汽车客运班线就基本取消了。”省汽车客运站的工作人员曾经告诉记者,“武广高铁分流太厉害了。”

“高铁、轻轨一开通,对客流影响非常明显。”市站工作人员潘高翔也有同感,开往珠三角的城际班车线路所受影响与之类似,停运前,发往深圳、东莞的线路是市站的热门线路,承接的是广深之间铁路客运的饱和溢出客流。

除了省外、省内城际线路,汽车客运站所经营的开往广州外围城区的短途线路,也被地铁线网所分流。前往从化的地铁14号线开通的第二天,原先在市站乘坐从化汽车班线的客流出现断崖式下跌,直接减少了七八成。网约车、顺风车业态的萌发,也提供了更加私人化的定制城际出行选择,成为汽车客运分流的另一个渠道。

司机李柏荣从2007年开始就在广州汽车客运站行驶广州往返鹤山的线路,对于客流由盛转衰感受最为直观。“2008—2009年的时候车多人也多,每台车能有20余名乘客,现在每天2趟都只有几名乘客。”在市站的鼎盛时期,他所在的车队拥有9台车,十几名司机,如今只剩下4台车和5名司机。

近年来,市站的客流量一直不断下滑。去年,市站的日均客流量约为5000人次,在今年春节节后,受疫情影响,市站的日均客流量进一步下降至1500人次左右。

在中心城区客运站客流量持续大幅下滑的广州市内交通的压力却随着城市发展日益加大。拥堵的早晚高峰、限流的地铁客控,都已成为广州市民熟悉日常的一部分。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交通运输月报显示,今年1月,包括公交、地铁、出租车在内,广州全市的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为1237万人次。

为了减少公路客运通行对中心城区的负面影响,去年,广州着手优化公路客运站的布局,其中就包括推进中心城区公路客运站的搬迁整合,以减轻公路客运通行对中心城区的压力。

以市站为例,停运前,市站每天发班约500-600班次,加上马路对面省汽车客运站的客车发班,对本就拥挤的流花地区形成不小的路面交通压力。停运后,市站部分原有班线将被调整到滘口、芳村等外围城区客运站继续经营,以此减少流花地区的车辆进出以及人流集散,改善周边道路的交通运行状况。

“市站的停运是大势所趋。”在市站工作了15年的安全服务部经理李娜说,“虽然伤感,但也要坦然接受。”

城市的生长

从市站出发,走过一段人行天桥,再往东行数百米,便抵达广州火车站。同样作为曾经的客运枢纽,一路之隔,广州火车站却和广州汽车客运站有着不同的未来。

《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2018-2035年)》指出,广州将建设成为引领全球现代交通发展的国际性综合交通

广州火车站改造将引入高铁,升级为国际铁路枢纽,助力湾区发展

随着棠溪站的建成,广州火车站的改造计划也正式提上日程。改造完成后,高铁和城际动车将引入广州火车站,普速列车则将主要转移到棠溪站,这将使广州火车站升级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铁路枢纽。

这一改造也反映了广州这座城市不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趋势,就像汽车客运站的停运和铁路火车站的升级一样,都是城市向前的选择。

广州在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交通网络方面,目标是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实现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航运枢纽、国际铁路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和邮政快递枢纽,其中包括打造广佛、深港、珠澳发展极之间的轨道复合高速交通走廊,推进城际铁路和地铁一体化运营,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中心1小时通达。

近年来,广州不断开通新的轨道交通线路,如穗深城际铁路、地铁21号线等,并计划将地铁18号线延伸至中山、珠海。珠海市长姚奕生也表达了对与广州连接的迫切希望,期望通过地铁18号线实现与广州的快速对接。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广州与周边城市的互联至关重要,这将有力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并助力广州在“双区驱动、双城联动、比翼双飞”的背景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历史使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广州在今年3月初公布的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中,共有51个交通项目入选,包括6个综合交通枢纽及一体化设施项目、11个铁路工程和11个地铁建设项目。其中,佛莞城际、广佛环线、广清城际、地铁18号线等多个将广州与周边城市串联起来的轨道交通项目都赫然在列。

在以轨道交通为主动脉的交通网络格局下,广州汽车客运站也将承担新的使命,公路客运线路将更多覆盖轨道交通所延伸不及的地方,作为轨道交通的补充。例如,广州外围的芳村客运站、滘口汽车站、海珠客运站和夏茅汽车站将承接市站停运调整班线,并开通前往海安、茂名、化州等地的新线路。

旧的交通方式逐渐被新的交通方式取代,但它依旧扮演着重要的补充角色。广州汽车客运站也将在新的时代,承载起新的使命。

来源 |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