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文言文二则》包含两篇简短的文言文: 《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这两则故事讲述了与中国古代艺术家有关的轶事,语言简洁,韵味悠长。
跟随资深教师杜du的步伐,一起走进文言文《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的学习吧!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哉、巍、弦、轴、锦、曝、矣”七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 理解《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结合“资料袋”谈谈你的感受。
4. 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二、字词学习
课本 100 页列出了本课的七个生字,请你尝试组词: 快哉、善哉、美哉、巍峨、巍然耸立、琴弦、弦外之音、画轴、线轴、车轴、锦上添花、锦缎、曝晒、一曝十寒、悔之晚矣,由来久矣……
本课有两个多音字:
1. 曝:(pu 四声)曝晒、曝露。
(bao 四声)曝光。
2. 轴:(zhou 二声)车轴、线轴。
(zhou 四声)压轴、大轴子。
三、介绍苏轼:
《书戴嵩画牛》是苏轼写在画作上的文章,被称为题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主要作品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
四、文言文翻译
1.《伯牙鼓琴》译文:伯牙弹琴,钟子期倾听。伯牙弹琴时,内心正想着高山,钟子期说道:“好!琴声高亢如同高山。”片刻后,伯牙的内心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好!琴声,雄浑如同流水。”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摔坏了他的琴,折断了琴弦,从此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书戴嵩画牛》翻译:
四川有个姓杜的先生,酷爱书画,他收藏了上百幅书画作品,其中最珍爱的是戴嵩画的《斗牛图》,他用锦缎制作画囊,用玉做画轴,经常随身携带。
有一天,杜先生在晾晒书画时,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斗牛图》,拍手大笑说:“这幅画画的是斗牛吧,牛斗架时,力量全在牛角上,尾巴夹在两腿中间。你画的却是牛摇着尾巴相斗,画错了。”
杜先生听了哈哈大笑,认为牧童说得十分正确。古语说:“耕田的事应该去问农夫,纺织的事应该去问织女”,这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呀!
五、中心思想
1.《伯牙鼓琴》讲述了春秋时期伯牙与钟子期之间动人的故事,反映了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谊。也展现了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2.《书戴嵩画牛》描写了杜处士收藏了戴嵩所画的《斗牛图》,一个牧童发现并指出了画中错误的故事。这件事体现了牧童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六、学习感悟
人生短暂、知音难求,伯牙和钟子期都拥有山一样的胸襟和水一样的智慧,他们的故事令人荡气回肠,成为千古佳话。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领悟到了知音的真谛。
一个小小的牧童敢于质疑大学问家,就连有学问的杜处士都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可见,即使是大学问家也有其“短处”。我们也要细心观察,不要害怕权威,只要我们说的是对的,就应该大胆地说出来。
七、课后问题
第二题:伯牙摔坏所弹之琴,弄断琴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交流感受:
生1: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原来伯牙和锺子期的故事流传非常广,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人们常常用这个故事说明知音难觅。
生2:所说的“知音”,就是指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我觉得锺子期非常懂伯牙,而这样的知音世上难找,否则伯牙也不会“破琴绝弦”了。试想一下,没有了锺子期,他鼓琴给谁听呢?
生3:这个故事流传民间,不但被写成了文章,还被写成了诗词,我觉得知音难觅,我们都应该珍惜友谊。
问题: 书画收藏与细节观察
故事:
一位名为杜处的四川书画收藏家,拥有众多珍贵藏品,其中最得意的作品是一幅戴嵩的《斗牛图》。一天,为了避免潮湿,杜处士将此画晾晒在室外。
人们纷纷前来欣赏,赞叹不已,杜处士洋洋得意。一名牧童路过,饶有兴致地观赏起这幅双牛搏斗的画作。
突然,牧童忍不住拍手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