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贯通的意思 中西贯通的通怎么翻译

2024-09-0501:15:06综合资讯0

重构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质,是我们今日坚持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源,后者脱胎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明以坚定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为基石,保持了鲜明的文化特征。每一次文化交融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重塑与再生,始终展现着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魄。
历经五千余载,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拥有强大的文化主体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一直支撑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地探索自身发展道路,并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 | 袁昕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传承五千余年。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显著特征,其中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列为首要。
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必须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剖析其延续方式和缘由,充分认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如何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道路,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中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中国。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华文明从远古时代延续至今。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从五帝时代的部落国家、夏商周时期的王朝国家到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以国家形态存在和发展了几千年。为何说中华文明历经朝代更迭、疆域变迁,却始终绵延不绝,几千年来持续传承未曾断流?从其载体的延续可考、思想文化的古今贯通以及民族精神的代代相传中可见端倪。
中华文明载体世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文字的传承有据可依,确保了文明的代代承继,从未断代。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距今至少3600年,其后的汉字发展经历了篆书、隶书、楷书等阶段,字形和读音的演变均有迹可循。现今使用的汉字与甲骨文无根本差异。
中华民族创造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华文明在这些世代相传的典籍中得以记载和传承。如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一直是历代儒生首要研习之书,从未中断。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作品跨越数千年广泛流传,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至今仍能让我们领略中华文学之美。
大量出土的考古文物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从中可见中华文明传承的悠久和不间断。例如,西周青铜重器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是中国一词目前已知的最早出处。
中华文明所包含的思想文化古今贯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从其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来看,大体经历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阶段。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传承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尊崇,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和社会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优秀传统的思想文化,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早已成为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觉的价值观,从数千年前沿用至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现今坚持和弘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脱胎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孕育而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今贯通的直接体现。
中华文明孕育的民族精神历久弥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伟大的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国人民几千年的长期奋斗,在漫长实践中凝练成为民族风骨。
我们有伟大的创造精神,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四大发明”,建造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一个个奇迹书写了人类历史。
我们有伟大的奋斗精神,自古以来,中国人民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用汗水和牺牲建设起了美好家园。
我们有伟大的团结精神,中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多元一体,守望相助,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凝聚了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力量。
我们有伟大的梦想精神,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古代神话展现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执着追梦的精神。
伟大的民族精神,既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历久弥新,是对中国人民数千年实践的集中体现,也是对近代以来中国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伟大实践的集中体现。中国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人的精神谱系,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在现代中国的与时俱进、一脉相承。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根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中华文明能够持续发展,其关键在于拥有强大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的生命力”。
文化主体性铸就了中华文明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在长期的历史传承发展中,中华文明能够以我为主,在受到冲击和变革时始终保持鲜明的文化特征。面对新环境有能力发展创新,创造新的文化,永葆文明存续的活力。 中華文明:綿延不絕,博采眾長的文化自信
序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延綿五千多年而不衰,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形成了中國人獨特的價值觀、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這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根本特徵,也形塑了中華民族博采眾長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明長盛不衰的根源,也是文明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中華文明的連續性離不開堅定的文化自信。
文化重塑的歷程
中華文明曾經歷過多次文化衝擊與交融。北方游牧民族多次入主中原建立政權,如北魏、金、元、清,他們都融合了中華文明,並延續其發展。佛教東傳一度衝擊了中國儒法體系,但思想文化間的辯論與交流並未使中華文明迷失,反而促進了儒學和佛教的革新與發展。
1840年戰爭後,「西學東漸」給中華文化帶來巨大挑戰,有人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甚至將中華文明定位為「現代化之桎梏」。但實踐證明,這些觀點無法拯救民族危機,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義和其中國化成果指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進一步鞏固和豐富了中華文明的文化主體性。
每一次文化融合都推動了中華文化的重構與新生,並始终展现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擁有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主體性,才能在長時間的歷史演進中掌握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主動權。
連續性:中華文明永恆的生命力
中華文明的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共同決定了其連續性。連續性是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首位,是文明創新、統一、包容、和平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它們共同作用的結果。
守正創新:文明的永生
守正創新推動了文明的連續。「連續不是停滯、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創新為支撐的歷史進步過程。」绵延不絕、經久不衰的文明是在創新中永保生命力的。堅持守正創新,以古鑑今、推陳出新,有選擇地繼承和扬弃傳統,這是文明長盛不衰的內在力量。
團結統一:文明的根基
「向內凝聚」的統一性追求,是文明連續的前提,也是文明連續的成果。中華民族有長期大一統的傳統。縱觀歷史,即使遭遇動盪挫折,「文明不可斷」始終是中華民族的共同信念。在這片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土地上,各族文化交相輝映、互鑒融通,共同鑄就燦爛而統一的中華文明。文明的統一性造就了堅強統一的國家,為文明的持續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環境。
開放包容:文明的活力
「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中華文明向來不懼與其他文明進行交流,並以交流而互鑒,進而促進自身發展。從歷史上的佛教東傳、「伊儒會通」,到近代以來的「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传入中國,再到改革開放以來全方位對外開放,中華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歷久弥新。這種多元共生、開放包容的文化氛圍造就了包羅萬象的中華文明,在交流中豐富和發展域外文化、完善和更新傳統文化,實現中華文明的長盛不衰。
和平發展:文明的守護
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以和為貴、好戰必亡」的和平理念。中華民族向來致力於打造和諧穩定、和平安寧的國內外環境,不搞文化霸權,倡導共生並進。同時,文明的和平性不意味着軟弱和委曲求全,中國人民絕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欺負、壓迫、奴役我們,而是以鬥爭求和平,敢於同侵略者抗爭,並維護國際公平和正義。這不僅保障了中華文明通過和平、和睦、和諧的方式連續發展,也為建設世界和平、促進世界文明共同繁榮發展提供了文化基礎。
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對於今天的中國來說,「自己的路」是中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理解今天的中國為何要坚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必須從源遠流長的历史连续性认识中國,既要看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100多年,更要看中華五千多年的古老歷史。
中華民族創造的綿延五千多年的燦爛文明,其強大的文化主體性和旺盛生命力一直支撑着中華民族獨立自主探索本民族發展的道路,並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鴉片戰爭以來,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文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和文化的入侵,傳統的中華文化一度無法應對世界變局,中華文明一度面临斷裂危險。危亡之際,如何賡續中華文明,實現中華文明的舊邦新命,成為近代愛國仁人志士勠力求索的命題。在各種主義和主張的嘗試相繼失敗的歷史背景下,中國人民拿起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思想武器,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近代以來的實踐證明,中華文明有着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發展的文化土壤,馬克思主義有着讓中華文明重煥新生的思想偉力。
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時代化成果的指導下,黨團結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偉大成就,開辟了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這個過程不僅是对馬克思主義的豐富發展,也用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多年的偉大文明。中國的百年奮鬥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唯一正確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從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不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不僅在對近代以來18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也是在對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
我們能夠成功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關鍵在於「兩個結合」。一方面,這條道路首先是社會主義道路,是从馬克思主義來的,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馬克思主義扎根中國大地、開花结果提供了文化土壤,馬克思主義與我國傳承了几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是融通的,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只有立足波瀾壯闊的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國道路的歷史必然、文化內涵與獨特優勢。」
今天,我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五千多年中華文明連續性的體現,也是中華民族的舊邦新命,將推動中華文明的賡續和更新,賦予中華文明現代力量,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強大魅力,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