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的意思解释 名副其实的意思是什么 标准答案

2024-09-0501:45:15综合资讯0

名词解释

01

课内实例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解析】“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基本猜测其是“看”的意思。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解析】“畴”的含义可根据“田”字旁猜测其有“田地”之意。

方法一:字形推断法

(利用汉字字形)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功能。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 “(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求--毛皮、隹 (zhuī)--鸟雀、冖--笼罩、歹--死亡、月--肉、页--首、自--鼻、目---眼、尸--身体……

课外实例:

1、启听淮北取籴。

【解析】其中“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 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

2、袖空牒窃印

【解析】部首“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

02

课内实例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解析】句中“用”和“以”位置相同,而“用”的意思又是我们拿得准的,“以”的意思是“任用”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解析】见:被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解析】弥:愈,越

4、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解析】固:险固的地势

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解析】族:族灭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解析】“跬”与“小”对应,从足即判断为小步,半步

7、追亡逐北

【解析】亡,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方法二:语言结构推断法

(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出难。

课外实例:

1、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解析】“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2、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私者,然欲厚之,更所以祸之。

【解 析】“顽鲁者亦当矜怜”中的“顽鲁”义:A、愚笨而鲁莽B、固执而粗鲁C、顽皮而愚蠢D、愚昧而愚蠢,孤立地看似乎都讲得通,但由于这句话同下面“贤俊者 自可赏爱”构成整句。你只需了解“贤”“俊”是在古文中是“有才能”之义,就很容易能选出D项这一正确的答案。

03

课内实例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解析】“水”受助动词“能”的修饰,并处在谓语的位置,便可判断它是动词“会水”即“游泳”的意思。

2、范增数目项王

【解析】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3、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解析】《促织》 “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判断为“抬高”。

4、臣战河南,然不自意先入关破秦。

【解析】“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

5、视之,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解析】“意”作主语,为名词,联系前文,可知应解释为“样子”。

方法三:语法分析推断法

(利用语法结构)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判断它的词性,从而推断它的词义。

课外实例:

1、文过饰非 (掩饰) 严惩不贷 (宽恕) 孜孜不倦(勤勉的样子)

2、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解析】“朱丹”、“黝”都处在谓语的位置并分别带了宾语“门”和“之”,所以就能判断它们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是“漆成红色”和“涂成黑色”的意思。

3、自放

成语蕴含了丰富的古汉语词义,熟练运用成语中名词的本义,可以化“危情”为“机遇”。

课外用例:

1. 至丹认为荆卿的计谋是毫不迟疑地招致灾祸的依据。

【解析】速祸:招致祸患

2. 腥味和臭味同时袭来,香气无法靠近。

【解析】日薄西山:临近

3. 在任上行为清廉,从未听说过贪污受贿。

【解析】恪守不渝:谨守不懈

4. 我也希望你能符合他的心意

【解析】名副其实:相符

06

课内用例

1. “骑兵因公务请求会见,先哭泣不止控制不住自己”与课文“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同义;

2. “不肖之人,不值得爱”与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爱”同义;

3. “夸耀其功劳”与课文《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中的“伐”同义,均解作“炫耀”。

方法六:课内迁移法

试题中出现的某些名词释义,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转移。

解析文言名词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代入检验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课外用例: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家歙州 家:定居。

B、君行坏堰 坏:使……毁坏。

C、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 知:主持、执掌。

D、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 可:符合、适合。

【解读】A、家:定居,动词;B、根据上下文意,不太可能是许逖出行使河堰毁坏,而应是许逖行走在已损坏的河堰上,有所感慨,于是下决心重修。因此不能把“坏”理解为使动用法;C、知:主持、执掌,例如《勾践灭吴》中的“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D、可:符合、适合,例如“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