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什么风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2024-09-0502:51:36综合资讯0

【引言】

中秋月圆迎佳节,月华映习俗传扬久。

亘古名句云:“皓月何日出?邀月话良辰”。九九归一,又值一年一度的中秋盛景,此时正当中秋时分,皓月当空,桂花飘香。自古以来,中秋之夜倍受珍视,无论王侯将相、文人墨客还是黎民百姓,都流传着各种别致的传统习俗,其中与明月相关的风俗尤为兴盛!我是爱谈生活趣闻,和你一起探索中秋节与皓月相关的传统习俗,看看你能了解几分?

中秋节习俗与月亮

1、虔诚祭月

传说,八月十五是太阴星君的诞生之辰,也被称做月神。祭拜太阴星君,源于我们对天体的敬仰和信仰。

每逢中秋夜,民間廣為流傳祭拜月神的傳說。人们在院中摆设供桌,陈列月饼、豆腐、瓜果等供品,燃香点烛,祭拜月神娘娘,祈求全家安康,福泽绵长,月月平安,四季如意。

自古以来,民間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 برخی地方还会誦讀《太陰經》和《太陽經》,虔誠祭拜月神。

中秋节习俗与月亮

2、 敬仰拜月

刚刚我们谈到民間祭月習俗,即祭拜太陰星君。據說,太陰星君是位樣貌清麗的神仙,賜予人們美滿姻緣,幸福婚姻。

在中國民間,人们對其十分敬仰和供奉。在古代,熱戀中的青年男女,常於中秋夜選擇在月光下盟誓,由月神娘娘見證,拜月定情,白首偕老,並祈求太陰星君保佑恩恩愛愛,喜結連理,百年好合。

在民间,许多少女少妇还会羡慕月中嫦娥容貌绝伦,花容月貌,很多人也会拜月,希望自己青春永驻,美丽如仙,更祈求拥有“貌似嫦娥,面如皓月”的曼妙身姿。离异单身女性也会拜月,祈求月神再次赐予姻缘,让她们续写良缘。

在我國,許多少數民族也有盛行的拜月習俗,活動豐富多彩。如雲南傣族在中秋夜常“拜月”;苗族則舉行“跳月”活動,青年男女借此尋覓意中人,期望覓得良緣。

中秋节习俗与月亮

3、浪漫走月

“走月”:顾名思义,即隨著月亮移動,在月光下漫步,何其愜意!如今,人們都很享受在仲秋之月的月光下漫步。

早在明代,南京就建造了望月樓、玩月橋等著名景點;而到了清朝,在代獅子山下,還建有朝月樓。解放後,莫愁湖公園也建有抱月樓,這些都是人們“走月”的絕佳去處。那晚,人山人海,絡繹不絕,大家談笑風生,興致勃勃。

在昔日的南京城,“走月”還有更深層次的期盼,就是祈求生子。为此,已婚妇女前往夫子廟,並跨越一座橋,就預示著將喜得貴子的徵兆。甚至在中秋夜,中華門外的“澗子橋”,又稱“見子橋”,有人会摔破瓦罐,祈求早日生子,祈福得子。

中秋节习俗与月亮

4、 赏月寄情

自古就有“春花秋月”之說,也有說“秋暮夕月”,都是赞美这中秋月圓之時,一輪明月緩緩升起!照亮了大江南北,長城内外。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可見,中秋賞月,自古就是中秋節的傳統文化習俗。文人墨客等對賞月情有獨鍾,飲酒賦詩,泛舟賞月,千古絕唱,至今縈繞耳畔。

在民間,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著月餅,暢談生活,享受天倫之樂,仰望天上的月亮,皓月當空,團團圓圓。尤其是在外遊子,看到皎潔無瑕,一輪中秋月,不禁思念無限,更感懷家鄉美景,渴望團聚之日。

中秋节习俗与月亮

5、 喜迎追月

古有“夸父逐日”之說,更有人們追月之說。什麼是“追月”?难道追著月亮跑?其實不是!

據清朝陳子厚所著《嶺南雜事鈔》中記載:“粵中好事者,於八月十六夜,集親朋治酒肴賞月,謂之追月。”看到了吧!是親朋好友們再次相聚,共度良宵。

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中秋節稍縱即逝,但人們過完中秋節猶意未盡。到了八月十六晚上,繼續賞月,故美其名曰“追月”。

中秋节习俗与月亮

诗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八月十五中秋月,人们祈求闔家團圓,平平安安,即使因种种原因未能團聚,也同样相互祝福,祝彼此安康幸福,快樂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