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知识 关于春节的来历和风俗

2024-09-0601:54:41综合资讯0

辞旧迎新,年味浓浓。年关将至,四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贴春联、燃旺火、品饺子……这些历久弥新的传统习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们追寻这些春节必备的10个年俗,探究其起源与寓意。

春联与年画

关于春节的知识 关于春节的来历和风俗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以简洁工整、对仗精巧的文字表达美好祝愿,是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上联下联字数不拘,但须相等。春联源自桃符,是中华民族春节的重要标识。当春联贴上家家门头,意味着春节序幕正式拉开。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起源于古代“门神画”,是汉族民间艺术的瑰宝,也是深受农村百姓喜爱的艺术形式。自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成为中国汉族独有的绘画体裁,寄托着年景安康、吉祥喜庆的美好愿望。

生旺火

关于春节的知识 关于春节的来历和风俗

生旺火是北方地区流传已久的民俗习惯,尤以山西为盛,河北、内蒙古等地也有此风俗。春节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会在院落门前垒起塔状煤炭,称为“旺火”,祈求新年兴旺发达,红红火火。

古代与旺火类似的活动有“庭燎”、“籸盆”等,被认为是旺火的雏形,主要用于祭祀祖先或驱邪避灾,彼时的燃料以木柴、煤炭为主。

爆竹

关于春节的知识 关于春节的来历和风俗

爆竹最初用于驱鬼迎神,后演变为辞旧迎新的象征,成为春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标志。

爆竹的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烧竹子发声来驱赶瘟神,竹子焚烧时发出的“噼噼啪啪”声响,人们将其称为“爆竹”。这种奇特的习俗反映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至今日,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庆典庙会等场合都少不了爆竹的参与,尤其是春节期间,爆竹的使用量占全年的半数以上。

年糕与饺子

关于春节的知识 关于春节的来历和风俗

年糕,又称“粘粘糕”,谐音“年年高”,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生活的殷切期盼。年糕多以糯米为原料,北方有黄米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数民族则有糯米粑粑。

饺子的文化内涵主要有两种解释:一则“角子”“饺子”谐音“交子”,意为岁首交子之时。子时一过,人们立刻煮水饺,将其作为新年的第一餐。二则饺子寓意美食。古代肉食匮乏,包有肉馅的饺子自然是上等佳肴,民间谚语“好吃不过饺子”正表达了这一含义。春节吃饺子,自然是对来年更多美食的期许。

朝正

关于春节的知识 关于春节的来历和风俗

朝正,又称“贺正”、“元会”,是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贺。

《左传·文公四年》记载:“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根据孔颖达注释:四方诸侯会聚一堂,向周天子朝贺新年。天子安排乐舞招待他们。诸侯们赋诗言志,将天子比作太阳加以颂扬,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诸侯国内也举行类似活动。《论语·乡党》云:“吉月,必朝服而朝。”杨伯峻《论语译注》翻译为:“正月初一,一定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贺。”

汉代朝正之礼依然。《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天子)受贺。……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其中各级官员依次向皇帝献新年礼物,皇帝安排娱乐活动,并赏赐臣子。在地方政府中也组织官员新年庆贺。

清代朝正之礼提前到腊月三十日进行。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除夕》记载:“京师谓除夕为三十晚上。是日清晨,皇上升殿受贺,庶僚叩谒本管,谓之拜官年。”

压岁钱

关于春节的知识 关于春节的来历和风俗

压岁钱,汉族年俗,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岁(压祟)。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两种的,其中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祭祖

在春节期间,祭祀先祖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传统习俗。除夕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会在家中上堂悬挂家谱、祖先画像和灵位,摆放供桌、香炉和供品。除了祭祖外,一些地方还会祭拜天神和土地神,甚至还有的地方会参拜玉帝(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最高神)和王母娘娘(玉帝的配偶)。

供品包括羊肉、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饭、一对枣糕和一个大馍馍,俗称“天地供”。由家长主持祭祀,燃三炷香,拜叩后,祈求丰收,最后焚烧纸钱,俗称“送钱粮”。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和叩拜诸神,实际上就是给祖先和诸神拜年。

拜年

拜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是一种辞旧迎新的方式。我们通常都知道,在大年初一,长辈们会带领晚辈拜访亲戚朋友和长辈,用吉祥语向对方祝福新的一年,晚辈们必须叩头致礼,称为“拜年”。

主人家则以点心、糖果和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拜年的传统正确时间应该是除夕零点以后,此时新的一年才真正开始,大家互相祝贺。早于零点的拜年称为“拜早年”,此时新年尚未到来,拜年显得有些敷衍。如果晚于正月初十拜年就称为“晚年”,此时新年的喜庆气氛已经淡去,“早年”和“晚年”都属于不得已的补救性质。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鞭打春牛

鞭打春牛的活动起源于中国先秦时期的传说。相传古时东夷族首领少昊率领子民迁居黄河下游,要求大家从游牧转为耕作,并派他的儿子句芒负责这项事业。句芒在寒冬结束前,将河边的芦苇烧成灰烬,放在竹筒中,然后守候在竹筒旁。当冬去春来的一瞬间,阳气上升,竹筒内的芦苇灰就会浮起,标志着春天到来。于是,句芒下令大家一起耕田准备播种。

鞭打春牛过后,小牛鞭还会将泥牛肚子里的五谷分发给现场居民,寓意丰收和和谐。

除夕守岁

守岁,就是在除夕之夜不睡觉,熬夜迎接新年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称“熬年”。古时的守岁有两层含义:老年人守岁是为了“辞旧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了延长父母的寿命。自汉朝以来,新旧年的交替时间一般在夜半时分。除夕之夜,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守岁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守岁的习俗最早见于西晋,百姓们点燃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在日本、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有除夕守岁的习俗。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早在魏晋时期就已有记载。除夕之夜,与家人欢聚畅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重视的年俗。当第一声鸡啼响起,新的一年就开始了。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先给长辈拜年祝寿,然后走亲访友,相互道贺祝福。神州大地处处张灯结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直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