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一起学习了24孝中的“百里负米”故事,你还记得那个孝顺的儿子吗?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另外一个感人故事——“芦衣顺母”。
这些故事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也激励我们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贡献的人!
芦衣顺母
原文:
周闵损,字子骞,早年丧母。父亲娶了后母,生了两个儿子,他们穿着棉衣,而闵损却被后母用芦花给他做“棉衣”。有一次,父亲让闵损驾车,天气寒冷,闵损却因衣着单薄而瑟瑟发抖,以至于手脚发僵,差点掉落缰绳。父亲发现后,责问他为何如此,闵损才忍痛将破衣撕开,露出了里面的芦花。父亲这才知道闵损受后母虐待,想要休掉后母。但闵损却跪下恳求父亲不要这样做,说:“留下母亲,只有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会挨冻。”父亲被闵损的孝心深深感动,最终依了闵损。后母也因此悔恨不已,从此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闵损。
闵损画像
闵损,字子骞,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也是孔子的学生。他以德行著称,与颜渊齐名,孔子曾赞扬他:“孝哉,闵子骞!”(出自《论语·先进》)。
闵损的母亲早逝,父亲娶了继母后,有了两个弟弟。继母对他并不友善,经常虐待他。即使在冬天,他的弟弟也穿着舒适的棉衣,他却只能穿着由芦花做的“棉衣”。
芦衣顺母
有一天,父亲外出,让闵损驾车。由于寒冷,闵损不停地发抖,甚至让缰绳从手中滑落,父亲因此责备他。闵损无奈之下,只能将破损的衣服撕开,露出里面塞着的芦花,父亲这才明白他遭受了怎样的虐待。父亲怒火中烧,打算休掉后母,但闵损却跪下求情,说道:“留下母亲,只有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会挨冻。”父亲被闵损的孝心深深打动,最终同意了闵损的请求。后母听闻此事,感到十分悔恨,从此以后就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闵损。
虽然史书中没有记载闵子骞的去世时间,但在北宋时期,人们在济南华山脚下发现了闵子骞的衣冠冢。据明朝的《历城县志》记载,黄郡守在华山前浚河时,挖出了闵子骞的石棺,其中盛放着他的头骨,后来被移至高原。如今,华山下仍然保存着这座石椁。济南当地的人也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北宋年间治理黄河时,人们在华山脚下发现了闵子骞的石棺。为了避免石棺被水淹没,人们决定将它迁往济南城南的高阜处。当人们抬着石棺经过城东五里处时,绳子断了,于是人们便将石棺埋在了那里,这就是现在的闵子骞墓。
苏辙在《闵子祠记》中曾写道:在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以前,“历城之东五里,有丘焉,曰闵子之墓”。不过当时“坟而不庙,秩祀不至”。直到熙宁七年,河南濮阳人李肃之来到济南担任父母官后,第二年便在墓前修建了闵子祠,才让这座荒凉了百年的墓地“一日而举”。
闵子骞的孝行感动了后世人们,他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