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筝的古诗24首 描写风筝的诗

2024-09-0602:50:02综合资讯0

风筝传扬古意长,诗词吟咏寄情怀
风筝诗画
乘风而上御九天
——风筝飞翔古诗词
杨柳青翠丝线柔,糊成纸鸢放上天。
春风劲力载千钧,扶摇直上托儿女。
——明·徐渭《风鸢图》
明媚春光乐喧天,鸟啼婉转闹枝头。
绿苗吐翠金花艳,放飞风筝序春游。
——清·郭麟《竹枝词》
仰望蓝天碧如洗,风筝高飞姿万千。
蝶燕雄鹰鱼儿样,赏心悦目展新篇。
——清·郑用锡《小孙放风筝志勖》)
风筝牵线万目观,麻绳千丈系竿高。
太平盛世新花巧,一行飞上碧云端。
——清·杨米人《都门竹枝词》
风筝最早之形貌
古人称之为“纸鹞”或“纸鸢”。
相传“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此应是我国最早的风筝。
隋唐以来造纸兴,民间始用纸糊风筝。《武林旧事》载:“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
唐代晚期,风筝中加入琴弦,风吹响如古筝。据陈沂《询刍录》云:“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有“风筝”之称。
风筝之声动碧空
夜静风筝弦音响,宫商信往来随风。
似有乐曲堪倾听,忽因风吹别调中。
——唐·高骈《风筝》
高骈此诗印证询刍录之说。
风筝乐曲
风筝嬉戏惹童趣
春衣近体清明节,疾风鹞鞭声入耳。
忽听儿声拍手齐,松梢飞落美人筝。
——清·杨韫华《山塘棹歌》
放风筝还可驱邪晦。《红楼梦》载:“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断线风筝飞何处
风筝断线被风吹,落在杏花枝头上。
——清·骆绮兰《春闺》
断线风筝“一去风筝把病根带走。”他人断线风筝不可拾,以免带回“晦气”。
童子放筝淘气生
偷放风鸢不告家,先生差伴索无果。
有人指点春郊外,见红袄在雪下。
——明·徐渭《题风筝画诗二十五首》
孩童乐事放飞鸢
槐榆吐绿柳含青,东风拂面春意生。
孩童嬉乐置檐瓦,纵情放飞风中筝。
——清代轶名诗
放筝成名传美谈
雨后溪水平坦流,村童闲看夕阳余。
竹马摇晃入淖塘,风筝狂舞逐风鸣。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儿童纵情放风筝
结伴孩童衣裤红,手提风筝骂天公。
夸赞春来早到是,欠我风筝五丈风。
——清·孔尚任《燕九竹枝词》
放风筝成神童名
清代庄有恭,儿时放风筝,落于将军院中,闯府索筝。将军问道:“小孩来此为何?”庄有恭应答。将军问:“对子可否?”庄有恭道:“一字百字对对可。”将军指着壁画道:“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指向棋局答道:“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从此文名大振。
神童对子
放风筝全民同乐
今年寒食好春游,举家出游乐悠悠。
——唐·元稹《寒食日》
放风筝老少皆宜,适合全家同乐。
放风筝益乐身心
曾经我也乐放鹞,如今年老不曾抛。
莫羡春游游马疾,闲看孩童断线绦。
——明·徐渭《题风筝画诗》
此诗如画,春景中老少乐放风筝。《续博物志》言:“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放风筝,呼吸新鲜,锻炼身体。孩童得乐,成人亦得乐。
晚年同乐放风筝
晚饭之后无他事,儿孙共放风中筝。
——宋·贺铸《局中归》
出随父老观秧马,归伴孩童放纸鸢。
——宋·陆游《题斋壁四首其四》
老人虽不放线牵引,但与孩子共享快乐。

唤起诗心 放飞风筝

关于风筝的古诗24首 描写风筝的诗

情寄风筝 相思绵长

花信传递,捎来我的相思情怀,
红颜佳人,眷恋着远方郎君。

——清·吴我欧《美人风筝》

风筝寄托着泪水、离别和相思,
细线相连千里之遥,
一端牵系着闺中的女子,
一端系着离别的情郎。

蓝天飘扬的风筝,
给渴望美满爱情的女子带来一丝希望。

羞怯之心 锦书寄情

清晨阳光挂在高空,
和风吹透杏花盛开的原野。

莫怪侍女多事,
偷偷将红丝系在风筝上。

——清·王蜀瑜《锦江花朝竹枝词》

闺中小姐携丫鬟放风筝,
却寄托了难以言表的相思之情,
想将心意传达给心上人,
却又碍于羞怯,难以启齿,
即使是最亲近的侍女也不敢明说。

遥望天空,期待着化作锦书的风筝飞来回应。

孩童乐趣 尽情玩耍

关于风筝的古诗24首 描写风筝的诗

碧草如茵,柳絮轻扬,
花开正艳,春光烂漫,
随处可见孩童手牵风筝,
奔跑、漫步,抬头仰望蓝天,
无忧无虑。

微风和煦,阳光明媚,
柳树青翠,天气晴朗,
宽敞的三较场,
孩子们逐队斗风筝。

——清·吴好山《笨拙俚言》

自由飞翔 快乐无边

趁着东风,放飞引线,
心情随风筝一起飞扬!

色彩艳丽、形状各异,
远近高低的风筝化身自由自在的精灵:

躲避雨滴飞到草地,
乘着风儿遨游在绿天。

——清·张劭《纸鸢》

-作者-
朱少华,莒南县人,中学高级教师,爱好写作。教学论文、散文随笔、诗歌、剪纸等作品,散见于多家报刊及网络平台,并在征文及网络文学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