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怎么读 王澍个人简介

2024-09-0701:56:00综合资讯1

建筑界最狂的第二位是谁

假如建筑界有“狂人”之称,

除了王澍恐怕再无人敢当。

第一狂人是哪位?

尚未问世。

普利兹奖获得者

王澍

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奖得主

蛰伏十年

以瓦爿墙元素

再现中国传统美学

他说:

“不是造一幢建筑,而是建造一个世界”

1

【狂】

用“狂”来形容王澍最初的叛逆再合适不过。

年少的王澍成绩斐然,曾担任班长、团支书,更被誉为“市三好学生”。

历史课本直接丢

初中之后,王澍的天性逐渐释放,在历史课堂,他不屑听讲,只沉迷于《法国大革命》和《中国通史》。

读完这些书,王澍直接把历史教材丢进垃圾桶,他认为书中内容已无价值。

历史老师阅览王澍的笔记后赞叹道:“这个学生将来肯定不一般。”

美术启蒙老师张桂林

王澍与他的美术导师——张桂林先生

初中阶段,王澍还在试探叛逆的边界,到了大学,他彻底踏上了叛逆之路。

身为建筑系学生代表,王澍聆听校长训话。他遇到了反传统典范——校长钱钟韩先生(钱钟书的弟弟)。

校长钱钟韩

钱钟韩校长

钱校长的训诫中心思想只有一条:“质疑老师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他说道:“提前三天预习功课,你就能用三个问题击败你的老师。”

这番话对王澍产生了巨大冲击,他开始早早前往图书馆,潜心钻研艰涩的书籍。大二时,王澍宣称:“再没有老师能教给我知识。”

年轻气盛的王澍让老师们颇为头疼。

批判当代建筑

1987年,王澍进入东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他撰写论文,毫不留情地指责了梁思成先生到时任导师等十余位当代建筑师。他直白地说:“中国的建筑学问一直缺乏实质性进展,注定停留在1930年代。”

《死屋手记》论文

王澍的《死屋手记》论文

答辩时,王澍再次炮制了《死屋手记》论文,批判中国建筑界的盲目追随西方。答辩第一轮全票通过,但学委会最终否决了王澍的学位申请,理由是:“此生狂妄自大。”

人不狂妄枉少年,正如王澍老师所言,当年的王澍像一把寒芒四射的利刃,尖锐而发人深省。

2

【傲】

正当建筑行业欣欣向荣,商品房成为主流之时,毕业后的王澍却急流勇退,甘居二线。

参与小工程

王澍仅承接一些小的工程,从事老建筑改造。从清晨八点到深夜十二点,他和工匠们同工同食。

有时,看到自己与外来务工人员同桌而食,王澍也会产生一种阶层错位感,但他每学到一枚钉子的钉法、一块砖的砌法,又会释然。

王澍怎么读 王澍个人简介

王澍的十年“退隐”,让他从底层经验中积累了自信,也让他回到了建筑的初心。

3. 孤傲的坚持

王澍曾说,若不做建筑,可能他会成为一名文人,因为他骨子里有一种孤傲。这份孤傲让他不断追问,为什么做建筑,又能做出什么样的建筑?

正是这种孤傲,让他不愿也不肯破坏这个世界。

王澍怎么读 王澍个人简介

当其他建筑师大刀阔斧地改造城市,甚至将城市变得“面目全非”时,沉寂10年的王澍,却与妻子开办了一家默默无闻的“业余建筑工作室”。

王澍怎么读 王澍个人简介

王澍和妻子

没错,工作室就叫“业余”。“业余”是对失去信誉的权威的质疑和嘲讽,是对更加自由的建筑观的追求。

4. 春回大地

2012年,王澍获得了世界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这个被称为“业余建筑师”的王澍,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王澍怎么读 王澍个人简介

人们争相参观王澍的作品,从宁波五散房、象山美院到宁波博物馆、滕头案例馆。王澍的建筑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如砖瓦,甚至会专门收集旧的砖瓦。

王澍怎么读 王澍个人简介

在千篇一律的西方建筑语言中,王澍的建筑宛如一股清泉,静静地诉说着东方五千年的传承和转化。

王澍的建筑也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说他只注重技术、工艺和材料这些表面的东西,也有人说他只能成为江南的神话。

王澍怎么读 王澍个人简介

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王澍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建筑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曾经,老师这样对他说:

“你读了太多不应该读的书,

想了太多不应该想的事,

做了太多不应该做的事。”

他则回应道:

“你也给了我们太多不应该给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