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精神的成语 与科学精神四字成语有关

2024-09-0802:37:55综合资讯2

人民网-海外版

关于科学精神的成语 与科学精神四字成语有关

叶培建

关于科学精神的成语 与科学精神四字成语有关

吴文俊

关于科学精神的成语 与科学精神四字成语有关

南仁东

关于科学精神的成语 与科学精神四字成语有关

顾方舟

关于科学精神的成语 与科学精神四字成语有关

程开甲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的盛大活动中,叶培建、吴文俊、南仁东、顾方舟、程开甲等五位科学巨匠,因其在各自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和为国家贡献的巨大力量,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这个充满敬意的称号,不仅是对他们科研成果的肯定,更是对他们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精神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科学故事,感受他们的非凡人生。

叶培建:志在九天 探索星海

“那天,您用两个皮球,为我们讲解地球、月球的自转公转关系;您用一把雨伞演示太空中的飞行器天线接收信号的原理……”

这是浙江杭州一所学校的学生日前写给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的一封贺信,表达了对这位“人民科学家”的崇敬之情。两年前,叶培建在“与院士爷爷见面会”上,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同学们讲解了中国航天的奥秘,激发了他们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兴趣。

1945年1月,叶培建出生在江苏泰兴。他从小就立志报效祖国,勤奋刻苦,努力学习。1962年,他考入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被分配到航天部卫星总装厂,从此与航空航天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78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叶培建抓住机遇,远赴瑞士留学,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他全身心投入到祖国航天事业的建设中,先后担任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首席科学家、嫦娥二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试验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在嫦娥工程各个阶段的关键技术攻关、方案选择、大型试验策划与验证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做出了杰出贡献。

2000年9月1日,“中国资源二号”卫星首发星成功升空。叶培建作为这颗卫星的总设计师,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责任感。当卫星运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他沉着冷静,迅速寻找原因并果断处置,挽救了卫星失控的危机。最终,这颗卫星在太空中遨游了四年零三个月,远远超出了设计寿命,成为当时中国寿命最长的传输型对地遥感卫星。叶培建的临危不惧和专业素养,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过硬实力。

叶培建的名字,与月球和中国“嫦娥工程”紧密相连。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这一历史性时刻,也让叶培建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作为“嫦娥工程”的老一代航天人,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也深知每一次突破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叶培建始终以身作则,带领着年轻一代的航天人,不断攀登科学高峰,将中国探测器送往更遥远的深空,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做出更大的贡献。

(张亚雄、陈海波)

吴文俊:数学“顽童” 算法人生

在人工智能领域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有一位数学家的名字——吴文俊,被人们频频提起。他是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人工智能先驱,因其在数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荣获国际自动推理的最高奖Herbrand奖。2000年,他与袁隆平一起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文俊,1919年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但最初对数学并不感兴趣。直到高中时,他对数学、物理,尤其是几何和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6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从此踏上了数学研究的道路。大学期间,他接触到英文著作《代数几何》,对数学的热爱与日俱增。之后,他进入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师从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数学研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上世纪50年代,吴文俊在拓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提出的“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以及推导出的示性类之间的关系式“吴公式”,被誉为“吴氏方法”,成为50年代拓扑学的重大进展之一。他的成果被多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引用,并因此获得了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57年,他还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之一。

上世纪70年代,吴文俊在计算机工厂劳动期间,亲身感受到了计算机的巨大潜力。他意识到将数学与计算机结合起来的重要性,决定从头学习计算机语言,开创了全新的数学机械化研究领域。年近六旬的他,再次展露了“顽童”般的求知精神,一头扎进机房,学习算法语言,编制算法程序。他将中国传统数学思想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在计算机上实现了几何定理的证明,建立了机械化数学体系。这一理论应用于多个高技术领域,解决了曲面拼接、机构设计、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等方面的核心问题,成为当代数学发展的新里程碑。

2009年,90岁高龄的吴文俊开始研究世界级难题“大整数分解”,这是当今广泛使用的密码安全性的数学基础。2010年,因其在数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第7683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吴文俊星”。

2017年,“吴文俊应用数学奖”设立,旨在推动数学与其他学科交叉领域的发展。回顾自己90多年的漫漫人生,吴文俊感慨道:“走过了人生的90多年,好长好长的一条河道呀。讲述这些旧事,有点像一个顽童,顺着河水捡拾石子,左一个,右一个,色彩斑斓的,外形怪异的,或者普通得没有一点耀眼之处的,形形,各色各样……”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供稿)

南仁东:二十年追逐“天眼”观星

来自一颗星星的问候,一个美妙的声音——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FAST)发现的第一颗脉冲星。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了FAST首批成果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中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的成果。“天眼之父”南仁东却未能与大家一起聆听这跨越1.6万光年的问候。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南仁东因肺癌病情恶化,于2017年9月15日病逝,享年72岁。

1963年,南仁东以吉林省理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并攻读北京天文台天体物理专业的研究生。他曾前往荷兰、苏联等国的著名天文台考察,并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他决心开启属于中国的“天眼”源于对“差距”的认知。上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纷纷建造更精密先进的射电望远镜设备,而中国在这一领域却远远落后,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仅有25米。南仁东决心在祖国的土地上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他说:“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

这是一次坚持了整整22年的尝试。首先是启动FAST的选址工作。历经十余年的跋山涉水,甚至数次遭遇险情,南仁东终于找到了地球上独一无二的、最适合FAST建设的台址——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紧接着进入工程建设阶段。从开工之日起,南仁东的身影就常常出现在施工现场。他为团队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工作之余,还与工人亲切交谈。从选址、开挖工程,到安装圈梁、馈源支撑塔、索网,铺设面板……直至竣工。俯瞰起来,FAST宛如一朵盛放的花,从含苞待放,到绚烂盛开。南仁东用自己最后20余年的生命,创造了这个足足有30个足球场大的工程奇迹。于他而言,FAST不仅仅像他的孩子,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说:“如果将来项目没成功,你怎么交代?你是欠了国家的、乡亲的。”

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的落成启用,对中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意义重大。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将让中国在此领域在未来的一二十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从“时代楷模”到“改革先锋”,如今更获得“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透过“天眼”,人们看到了这位天文学家鞠躬尽瘁的奋进之路。

“这个东西(FAST)如果有一点瑕疵,我们对不起国家。回首往事,有苦有甜。它不是我个人,有点关系,不大。它是一大群人的拼搏和努力。”南仁东曾如是说。FAST矗立大地,在天文学领域挺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南仁东魂归天宇,化作天上的一颗星,用闪烁的光芒引领着中国天文学家们,继续探索宇宙最深处的奥秘。他的精神也将被后来人永远铭记。

(侯艳)

顾方舟:鞠躬尽瘁泽被子孙

提及顾方舟的名字,也许有些人印象不深,但提起糖丸,提起小儿麻痹症疫苗,很多人并不陌生。一颗小小的糖丸使中国进入无脊髓灰质炎时代,避免了无数家庭和个人的悲剧。而它的研制者,就是中国病毒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长顾方舟。

1926年,顾方舟出生在浙江宁波,早年丧父,母亲为了养活一群孩子,到杭州学习助产,后来又拖家带口移居天津,挂牌营业成为助产士。受母亲的影响,1944年顾方舟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大学毕业后,顾方舟进行病毒学研究,投身公共卫生事业。新中国成立后,顾方舟被派往苏联深造,取得了苏联医学科学院副博士学位。回到祖国后,他被派往北京昌平的流行病研究所,主攻脑炎的研究。

1955年,江苏南通爆发了脊髓灰质炎疫情,俗称小儿麻痹症。顾方舟旋即被国家有关部门赋予专门研究攻克该病的重任,并被派到苏联考察针对该病的灭活疫苗。他经过研究认为,灭活疫苗虽然安全,但成本高、须多次接种,不符合中国当时的条件,口服的减毒疫苗效果好、成本低但安全性存疑。

顾方舟随后与团队进驻云南昆明建立了猿猴实验站,克服各种困难,生产出第一批疫苗并在猴子身上通过了动物实验。接下来的临床试验受阻,顾方舟和同事们带头喝下疫苗溶液,以身试药。不仅如此,为了测试幼儿接种该疫苗的安全性,顾方舟偷偷地给自己不满1岁的儿子服下疫苗溶液,之后他的同事们也纷纷让自己适龄孩子服药试验。试验期过后,孩子们都安然无恙。一向坚强的顾方舟和同事们抱在一起激动得流下热泪。此后,疫苗转入2000名适龄儿童的第二期试验和450万名适龄儿童的第三期临床试验,均顺利通过。疫苗由此开始向全国推开。

1962年,顾方舟带领团队研制出脊灰疫苗改进剂型即固体糖丸,免疫方式得到更好更快推广。2000年7月21日,74岁的顾方舟在卫生部举行的“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上庄严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中国正式成为消灭“脊灰”的国家。

1985年,顾方舟开始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从事行政工作之后,他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院校在食管癌、肝癌、肺癌等重大疾病的病因学、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有4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顾方舟坚持八年制医学精英教育,推行临床实习阶段“导师制”;实行开放政策,增强国际合作,为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顾方舟80岁的时候,学生给他出了一本书,名为《使命与奉献》,这是他自己想的名字。他始终带着一种庄严使命,把自己的知识和才华奉献给国家和人民。

2019年1月2日,顾方舟因病逝世,享年92岁,他的夫人李以莞给他的挽联上写道:“为一大事来,鞠躬尽瘁;做一大事去,泽被子孙。”这是顾方舟一生的真实写照。

(张雅)

程开甲:大爱无言戈壁惊雷

“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联。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这是2018感动中国人物的一段颁奖词,获奖者就是被誉为“中国核司令”的程开甲。他曾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八一勋章”以及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等。

1918年8月,程开甲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1937年,他考取浙江大学物理系公费生,师从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和苏步青四位教授。1946年,程开甲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进入爱丁堡大学,师从被誉为“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的玻恩教授。1948年,他成为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并获得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

1949年,程开甲通过电影新闻片了解到“紫石英”号事件。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敢于向干预中国革命的英国军舰开炮,击伤“紫石英”号而感到振奋。他认为这是饱受侵略的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强烈信号:中华民族不可欺。他由此看到了国家振兴的希望。此后,程开甲频繁给国内的家人和同学写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国内局势,特别是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状况。

1950年,程开甲婉拒了玻恩教授的挽留,放弃了英国皇家化工研究所研究员的优厚待遇和科研条件,毅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中国,开始了报效祖国的人生之旅。他先在母校浙江大学任教,后调入南京大学。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他主动将自己的研究重心由理论转向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固体物理学》教科书。

1960年,程开甲调入北京,开始从事中国核研究。从此,他隐姓埋名,在学术界销声匿迹二十多年。两年后,44岁的程开甲成为中国核试验技术的总负责人,踏入了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开始在新疆的核试验基地工作。他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增强型原子弹、两弹结合等在内的30多次不同试验方式的核试验任务,带领科技人员建立发展了中国的核爆炸理论,为建立中国特色的核试验科学体系作出了杰出贡献。

二十余年后,程开甲离开新疆的试验基地回到北京,转入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2015年10月,97岁的他光荣退休。

程开甲一生获奖无数。1999年,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4年,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7年,他荣获“八一勋章”。2018年11月17日,程开甲因病在京逝世,享年101岁。11月21日上午,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门口,来自社会各界的悼念人士排起了长队送别这位“两弹一星”元勋。

(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