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黄庭坚,这个诗派在当时备受推崇,不少初出茅庐的诗人都以它为学习榜样。尽管这个诗派声名在外,影响深远,但留存至今的佳作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与江西诗派过于注重形式不无关系。他们强调典故引用,每个字都必须有出处,这让作品晦涩难懂。
江西诗派追随杜甫,尊其为祖师爷。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曾己、陆游、杨万里等人都是这个诗派的知名代表。这些人早期都曾效仿江西诗派。以曾己为例,身为陆游的启蒙老师,早期的作品晦涩难懂,直到晚年才逐渐转变风格,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风。
曾己是南宋著名的儒家学者,在各个方面都表现突出。陆游早年向他学习作诗。曾己的诗作水准较高,特别是晚年的作品,首首精品。比如《三衢道中》,意境唯美,宛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整首诗均为写景,这样的作品比较少见,大多数诗人更偏爱由景入情,层层推进。
《三衢道中》的创作手法独到,只描绘眼前景色,突出春光的美好。这样的手法非常独特,全诗也因此意蕴深远。何为三衢道中?指的是通往浙江三衢州的道路,三衢即衢州。春天里,诗人独自行走在乡间小路上,沿途鸟语花香,美如画卷。诗人正是感受到了这份独特的美,所以在诗中重点刻画了细致入微的美。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第一句先交代时间,梅子已黄,果实成熟,可以采食,天气晴朗。这个时节很少下雨,毕竟已是暮春,进入了五月。梅子成熟时在五月,所以在开篇详细交代时间,为读者营造意境增添真实感。
接下来一句紧扣主题,再次描绘道路两旁的风景,与前两句形成呼应。乘坐小船沿着小溪缓缓行驶,突然到达小溪的尽头;前面无法继续行船,只能下船步行,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前进。这里写山中路上的情景,由于是走水路,走了一段后前方无路可行,只能下船步行;所以这一句更多突出山中的景色,与水上的景色迥然不同。
全诗最精彩的是结尾,这两句在整首诗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再次重点突出周围的美景。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古树参天,郁郁葱葱。这个地方与水路相比,毫不逊色,同样美如画卷,让人沉醉其中。深山老林里,还不时传来几声黄鹂的鸣叫,为这个地方增添宁静和美好。山上的风景十分美丽,让我一直沉浸在那美景之中。
曾己不愧是大家,一首诗看似信手拈来,没有高超的技巧,却写得十分精美。可见有时一首诗的创作,不必刻意雕琢,只要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这首《三衢道中》意境唯美,每一句都像一幅画,连起来就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这样的作品在宋诗中并不多见,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感受诗人笔下别样的春光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