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的儿子 吕不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2024-09-0902:39:40综合资讯0

吕不韦的儿子 吕不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曾遇到过令人生厌的领导,有些人选择忍耐,有些人选择逆袭,而更多人则选择在背后议论,用流言蜚语发泄不满。历史也并非没有类似的现象,那些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野史秘闻,往往缺乏严谨的考证,更像是满足人们猎奇心理的八卦故事。

这些故事的生命力却很顽强,因为人们更乐于接受刺激,而非枯燥的历史真相。历史传奇人物,自然也难逃“加戏”的命运。

吕不韦的儿子 吕不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秦始皇作为一代帝王,自然也背负着许多历史谜团,其中最著名的便属他的身世之谜。有人信誓旦旦地宣称,秦始皇并非秦庄襄王的亲生子,而是权倾一时的商人吕不韦的私生子。这听起来就像是一出狗血剧,也引人无限遐想。

这一传言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而司马迁在书写秦始皇时,态度似乎并不友好。他曾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秦始皇者,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但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他又写道:“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

这两个版本相互矛盾,为秦始皇的身世之谜增添了更多疑点,也让后世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吕不韦的儿子 吕不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我们看待历史事件,不能只看表面,更要探究其背后的合理性。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的说法,实际上漏洞百出,真实度并不高。

从逻辑上讲,秦始皇不太可能是吕不韦的儿子。公元前265年,安国君被立为太子,他共有20多个儿子,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只是其中之一。异人虽为王子,却并非长子,而且在政治斗争中毫无优势,被当作质子送往赵国邯郸,这说明他在秦国王室中地位并不高。

试想,一个商人愿意将自己的资金投入一个毫无希望的项目吗?吕不韦选择帮助异人,仅仅是因为异人是秦国王室的子嗣,并非他未来继承王位的热门人选。而且,当时的华阳夫人膝下无子,这才是吕不韦愿意扶持异人的关键原因。

吕不韦的儿子 吕不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华阳夫人作为秦国王后的有力竞争者,她没有子嗣,这让她感到焦虑不安。她急需能够继承王位的儿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吕不韦抓住这个机会,帮助异人得到华阳夫人的认可,最终让异人顺利返回秦国,并最终继承王位。

吕不韦的儿子 吕不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秦始皇是吕不韦儿子的说法,缺乏历史依据,更像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历史人物猎奇心理的八卦传闻。历史需要严肃对待,我们应该避免以偏概全,更要注重对历史事件的理性分析。

为什么对吕不韦、赵姬和秦始皇之间的关系要花这么多笔墨细说?因为这关系着秦国王室的血脉传承,牵扯到国家政权的稳定。秦国已经显露出天下霸主的姿态,绝不允许出现任何血脉传承上的问题。吕不韦想要以假乱真,简直是痴心妄想,简直是不知死活!

异人能登上王位,靠的是华阳夫人及其背后的楚国势力的大力支持。为了表示忠心和孝心,异人改名为子楚,表明自己完全效忠于华阳夫人。这是双方共赢的结果。

吕不韦的儿子 吕不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既然王室血脉对国家继承如此重要,那么吕不韦想要取代秦国王室血脉的想法,究竟有多大可行性呢?

先从吕不韦的角度来说。有人说,吕不韦和赵姬珠胎暗结,后来异人见到赵姬后,动了心,便顺水推舟,让赵姬进入自己的怀抱,吕不韦则梦想着用秦国的粮食养活自己的孩子。

这种说法简直荒谬!吕不韦是精明的生意人,他怎么会做这种愚蠢的事?他不可能不知道王室血脉认定制度的严谨程度。如果赵姬怀了他的孩子,这件事迟早会被揭穿!一旦败露,不仅他之前投资的异人会完蛋,他本人也必死无疑。吕不韦决不会干这种傻事!

吕不韦的儿子 吕不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再从赵姬的角度来看。很多人认为赵姬是一个头脑简单、只顾自己享乐的女人,其实她并不傻。未婚先孕的女人很多,她们都想找个接盘侠,但是她们会去找名门望族的子弟吗?不会!因为风险太大,一旦被发现,就会万劫不复。她们会选择单身又单纯的普通男人。

赵姬敢带着吕不韦的孩子去投靠异人吗?她不敢!后来她与嫪毐生下私生子,这和之前的情况完全不同。那是因为她已经嫁入了秦国王室。

吕不韦的儿子 吕不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从秦国王室的角度来看。前面已经提到过王室对家族血脉的重视,可以说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愿放过一个。

古人也有自己的智慧,他们对重要的事情会制定严谨的制度来保障。秦国对国民及其子女的身份都有严格的认定程序,更遑论王室成员的认定了。基本上没有漏洞可钻。

如果产期不正常,首先就要调查婚前性行为。如果女子和孩子来路不明,甚至要追溯他们的上三代。虽然当时没有DNA检测技术,但是“滴血验亲”等偏方数不胜数。想想“宗人府”这样的机构就知道,秦国对血统的认定有多重视。

吕不韦的儿子 吕不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根本没有逻辑上的可能性。

既然是如此荒谬的说法,为什么历史上会流传秦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的说法呢?甚至连司马迁也对此有所提及?

说来话长,这其中有许多复杂的原因。因为很多人看历史只看表面、只看自己的情绪。

如果秦始皇和吕不韦之间没有那么多恩怨纠葛,如果秦始皇没有灭六国,仇家遍天下,这种子虚乌有的谣言或许就不会出现。

有些人心理失衡,打不过就只能咬两口,咬不到就吐口水。就算吐不了口水,也要编故事来恶心对方。

巧合的是,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确实与吕不韦有染,秦始皇的父亲在娶了赵姬后不久就生下了秦始皇,吕不韦也确实对秦始皇登上王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秦始皇在一段时间内也称吕不韦为“相父”。这些因素让编故事的人找到了素材,空穴来风,有了说服力。

吕不韦的儿子 吕不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那么是谁在背后编造故事呢?

一种可能是吕不韦的门客。据说,吕不韦自杀后,秦始皇下令全国禁止任何人为他收尸,否则严惩。这说明,吕不韦不可能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否则秦始皇不会如此绝情。还是有一些感恩于吕不韦的门客偷偷为他收敛了尸骨,说明他们愿意为了吕不韦得罪秦始皇。编造故事来恶心秦始皇也并非不可能。

另一种可能是山东六国的遗民。秦始皇灭掉了他们的国家,他们虽然打不过秦始皇,但在背后泼点脏水还是可以的。

关于秦始皇身世的传闻,其中一种说法宣称吕不韦将秦始皇是其亲生儿子的消息散布出去,旨在与秦始皇形成更稳固的利益捆绑。这种说法可能性较低。嫪毐自称“假父”,其下场可想而知,吕不韦不至于愚蠢到冒此风险。自古以来,假冒老板亲戚都是极为危险的行为。

吕不韦的儿子 吕不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那么,为何有些人要编造这些无稽之谈?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辑?为何这些荒谬的故事会有人相信呢?

其实,逻辑相当简单。这是一种失败者对成功者最常见的报复方式。例如,两人竞争,失败一方用尽各种手段,最终无计可施,便会诋毁对方:“你赢了又怎样?你儿子根本不是你亲生的,你赢了也只是替别人打工,白忙活一场!”

失败者总是竭尽全力贬低对手成功的价值和意义,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从未消失的人性逻辑。

为何类似的谣言总有人相信呢?因为谣言本身并不注重真实性,更多地是情绪表达,例如宣泄不满。有人相信,自然更好,说明有人与自己产生共鸣。无人相信也无妨,反正自己已经发泄了情绪。

无独有偶,历史上,大人物往往不止一个或一类敌人,关于大人物的各种谣言层出不穷。其中,一些是正面的,但大多数是负面的。

吕不韦的儿子 吕不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回到用心写史的太史公身上,为何他也掺和进这件事?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呢?越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越应该对他肃然起敬。

汉朝是推翻秦朝统治而建立的,他无法过度美化秦始皇;汉武帝和秦始皇性格相似,骨子里都比较残暴。对于割掉自己皇帝的汉武帝,他不敢胡乱描写,但对于另一个相似的人物,他还是可以写一写的。我们看到,司马迁写秦始皇时,主观情绪最为浓烈。这种说法并非他首创,此前早有流传,司马迁这样写,也有兼顾各种说法的意味。

有些人可能要急眼了,作为一个史官,最重要的不是保持客观吗?为何像司马迁这样任由主观情绪编排历史呢?这个问题不需多解释,一句话,历史上还没有一部完全客观的史书。《康熙字典》这类工具书倒是很客观,但大家喜欢看吗?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司马迁在更重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秦始皇身份没有任何过分的描述,只是在级别更低的《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稍微提及了此事。这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言外之意,我也不喜欢秦始皇,我也听说了这个故事,但我只在不重要的场合提两句,是真是假,你们自己去判断吧。

看到了吗,太史公才是真正恩怨分明又极力保持公允的人,那些要么爱得热烈,要么恨得彻底的人,往往做不到像太史公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又明了了事情真相。

吕不韦的儿子 吕不韦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再说几句题外话。我相信真正希望从历史中得到借鉴的人,从来不会轻易附和。我也相信,真正的历史是经得起逻辑论证的。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从不缺乏热爱历史的朋友,但历史需要认真思考,而我们也应该在生活中保持认真思考的态度。

将秦始皇渲染成吕不韦的私生子,固然能满足人们对历史趣味性的追求,但这终究不符合政治逻辑和历史规律。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但如果我们对历史的借鉴建立在虚拟的逻辑之上,那么其背后的意义又如何依附?对待历史,我们要保持求真的态度,还原逻辑,让它更好地照射到现实生活中来,这才是读历史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