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北起 隋炀帝永济渠北至

2024-09-1101:11:02常识分享0

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已远超时空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商业贸易,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纵观中国的辽阔疆域,平坦的平原区域仅占少数,而丘陵、山地、江河湖海自古以来就是天然阻碍。在机械化不普及的古代,运输成本最低的莫过于水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壮举,为后世带来了丰厚的馈赠。

隋炀帝开凿的南北大运河

时光荏苒,这座隋唐大运河历经数个世纪,见证了无数荣华与朝代更迭。当年,这条运河串联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运河。随着黄河多次改道,公元1194年黄河再次决堤夺淮入海,通济渠淤塞,逐渐丧失了它的功能。

沧海桑田,后人再次探究大运河的流经路线时,对通济渠的考古研究尤为重要。《虞城县志》记载了一段杨广巡游通济渠的盛况:“携后妃、氏族、官吏、僧尼、道士等,乘龙舟杂船逾五千艘赴江都。”此次“流动宫廷”浩浩荡荡,游览山川,奢靡之举不仅令帝王后妃怡然自得,更使地方官吏疲于应对、百姓苦不堪言。

明代《宿州志》载,“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柳孜镇古称柳子镇,建于东汉,因通济渠而兴盛,曾为唐宋年间的淮北重镇。通济渠淤废后,柳孜镇也随之没落,这座位于安徽濉溪县境内的古镇逐渐销声匿迹。1999年,淮北市决定拓宽道路,一部分刚好穿过柳孜镇,考古学家随之开展了一次抢救性发掘。

隋炀帝开凿的南北大运河

当时的柳孜为巨镇,“寺庙九十九座,古井百眼”,如果通济渠是流经柳孜镇,那么古代码头理应有所残存。

果然,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座石砌码头坐落于运河南岸,呈东西走向。这一重大发现经过考证,确认为北宋时期的货运码头。该码头呈长方形,长14.3米,宽9米,高5.5米。为方便船只装卸货物,临水的一面石壁陡峭高耸,两侧护堤由夯土制成,而东、南、西三面则采用自上而下的飞檐砌法。

这一古码头的发现,是隋唐大运河考古史上的首次。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惊喜接踵而至,码头四周出土了八艘古代沉船。专家推断,这些沉船应是黄河泛滥所致,也是在运河内首次发现如此数量的沉船。其中,三艘沉船保存较为完好,1号和3号为木板结构。1号船体较短,长2.6米,宽1.92米,尾舵形状酷似扫帚,而3号船长达23.6米。2号船为独木舟,由整木雕刻而成,长仅0.6米,宽1.1米。

隋炀帝开凿的南北大运河

沉船内发现有泡菜坛和釉陶制品。

由于沉船掩埋层出土了青釉、三彩瓷器、唐代钱币“开元通宝”,专家推断沉船时间为唐朝。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瓷器,包括来自寿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定窑、均窑等著名窑口。

由此可见,当年这条运河的繁忙程度和贸易的昌盛,而商品的种类正是这种繁荣的可靠佐证,为相关的考古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遗址中还发现了方孔圆钱“熙宁通宝”等铜钱,以及铁器和石器。

《隋书·炀帝纪》记载,公元605年通济渠开通。唐宋两代对通济渠都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唐朝时期,每年都会疏浚黄河带来的泥沙。到了宋朝末期,这项工作基本停滞。最终,在黄河数次决口后,通济渠竟高于地面5米。

隋炀帝开凿的南北大运河

由于史料记载不一,考古界对通济渠的流经路线众说纷纭。

《元和郡县图志》、《来南录》和《开河记》等文献记载,通济渠流经甬桥(今宿州),最终汇入淮河。而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的考古发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理清了通济渠的流经路线,也为隋唐大运河的考古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

隋唐大运河全长2700公里,沿途所经之处皆为经济发达、物产丰富的地区。其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绝非仅仅连接南北交通这么简单。通过贸易的交流,这条运河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融。而后的朝代,也多依靠这条运河维持国家正常的经济运转。

可以说,畅通繁荣的贸易促成了我国历史上令人惊叹的繁荣盛景。

隋炀帝开凿的南北大运河

如今,虽然公路、铁路和航运已发展迅速,大运河仍旧延续着它的活力,只往来的船只已由人工动力升级为机械动力。但不管怎样,这条有着千年历史的人工大运河,必定将继续肩负着使命,造福这片土地。

参考资料:

【《隋唐时期的运河和漕运》、《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六·河南道》、《旧唐书·列传第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