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怎么养 鹦鹉怎么养放出笼子不飞走

2024-09-1102:20:56常识分享3

一位鱼友向养鱼老道反映,他饲养的鹦鹉鱼迟迟无法变红,经过咨询得到指导后,水质和水温都已改善,但鹦鹉鱼依然没有达到理想的红润色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有哪些有效的解决方法?

如果鱼友们遇到类似问题,通常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选择鱼种的问题,二是鱼儿压力过大,尚未适应新环境,其中后者也与混养和打斗有关。

正如养鱼老道一直强调的,任何观赏鱼的品质都会参差不齐,这在所难免。在观赏鱼市场,特别是高档鹦鹉鱼市场,价格与品质绝对成正比。

许多鱼友喜欢从幼鱼阶段开始饲养鹦鹉鱼,这要求我们在选鱼时格外慎重。

切勿盲目购买,看到一家鱼店就随便下手。如果我们饲养的是普通品种的鹦鹉鱼,其价格差异不会太大,但体色差异却可能十分明显。以前养鱼老道经营鱼店时,即使是从同一经销商进货,不同批次的鹦鹉鱼,体色也会有较大差异。

有些鹦鹉鱼幼时就非常红,而另一些则几乎呈淡粉色或黄色,甚至还有许多黑纱。我们在购买鹦鹉鱼时,一定要多去几家鱼店比较,如果发现体色不理想,不妨耐心等待下一批货,或许下一批货的体色会有很大改善。

对于这些普通品质的鹦鹉鱼而言,商家也不会花心思进行人工染色处理,而且即使是体色较差的鹦鹉鱼,肯定也能卖掉,只不过是卖给了完全不懂行的新手罢了。在红灯下,新手只会觉得它们都是一个颜色。

一些资深鱼友和细心的鱼友,即使在红灯条件下,也能看出它们体色的差异,这需要我们仔细观察。

多逛几家鱼店,多做一些比较,这个问题很快就能解决。

如果我们将体色较差的鹦鹉鱼带回家饲养,想要将它们养得红彤彤,可以说非常困难,因为毕竟它们的基因在那里。

我们经常提到的鹦鹉鱼胆子很小,如果是刚放入鱼缸中,它们就会变得非常惊恐。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想要它们正常发色几乎不可能,甚至有些鹦鹉鱼初入鱼缸后,身上会出现黑斑或黑色条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起黑纱。如果饲养得当,随着鹦鹉鱼的成长和对环境的适应,这些黑纱通常会褪去。

一旦鹦鹉鱼适应了环境,它们的体色就会越来越红,很快就能达到正常的发色状态。

这其中必须要有水质和水温的配合。虽然它们对鱼缸水质的要求并不苛刻,但我们至少应该保证中性或弱酸性水质。如果水质过于偏碱,鹦鹉鱼也会受不了,至少无法达到最佳状态,也就很难谈什么发色了。

再就是水温问题,这一点非常明显,在20度区间和30度区间的水温中,鹦鹉鱼的体色绝对不相同。这要根据我们自己的审美效果来定,如果想让鹦鹉鱼达到最佳色泽,最好将水温恒定在30到32度左右。

光照、混养其他观赏鱼、饲养环境不稳定、人来人往等因素也会对鹦鹉鱼的发色产生一定影响。

毕竟,任何观赏鱼想要达到良好的色泽,上述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我们想要把它们饲养到最佳状态,在光照和环境稳定方面都要注意,最好是单品种饲养,使它们免受其他观赏鱼的攻击和欺负。

那么,接下来所有问题就归结到一个字上,那就是吃。

前面说过,对于这些基因不好的鹦鹉鱼,如果想让它们变红,确实很困难,但鹦鹉鱼的体色大部分都是长期增红饲料投喂的结果。

当遇到这样的鹦鹉鱼时,我们需要打持久战,决不是一天、两天或一个月、两个月,它们的体色就能有所改变。我们需要长期保证鱼缸的水质、水温和饲养密度,剩下的问题就是少量多餐地喂食。

想起来就喂一点,全部使用增红饲料投喂,或者任何与增红有关的东西都可以拿来投喂。

那么,在观赏鱼饲养中,可以增红的物质主要包括虾红素和动物性饵料,以各种虾肉为佳,无论是河虾还是海虾,我们都可以适量投喂。将购买来的活虾去皮、去头、去壳,然后将虾肉剪成适合鹦鹉鱼摄食的大小,投喂即可。

或者,我们也可以像饲养七彩神仙鱼那样,制作汉堡之类的食物,添加各种增红的植物,如胡萝卜、南瓜、螺旋藻等,再混合虾肉一起投喂,同时还要投喂一定量的增红饲料。

简而言之,为了增进鱼儿的红色,可以频繁地少量投喂富含增色物质的食物。需要注意投喂量和水质保持。多餐少食,掌握投喂节奏。增加红色素的沉淀和积累,即便是原本并不红的鹦鹉鱼,长期这样做也会逐渐呈现出浅红色。

这些通用的方法能够有效增红,持续性投喂对于拥有红色基因的鹦鹉鱼尤为有效。长期坚持,最终它们也能实现理想的体色,但需要注意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正确的操作。

如果选购的鹦鹉鱼基因欠佳,无法达到理想的饲养条件,也不必抱怨为何它们颜色不红,这属于正常情况。在下一次选购鱼苗时,应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