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发君问归期未有期 对象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2024-09-1202:10:35综合资讯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情诗,字字句句都充满了浓浓的思念之情。当年初读此诗,便深深刻在了脑海里,仿佛能感受到诗人那颗为爱而悸动的心。

每个人都曾有过年少轻狂的时光,也曾有过对爱情的憧憬和渴望。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的甜蜜和浪漫,终究会归于平淡,唯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情,才是爱情最朴实无华的本质。

女生发君问归期未有期 对象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的爱情亦是如此。在他的笔下,爱情千姿百态,他用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理解和感悟,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情诗。

在盛唐诗歌繁荣的时代,李商隐凭借他独特的才华,凭借他那些感人至深的情诗,在诗坛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有人甚至称他是当时当之无愧的“情诗小王子”。

或许有人会认为,李商隐与李白相比,还是略逊一筹。毕竟,一个是诗仙,一个是“小李”。但实际上,李商隐的诗才并不比李白差。以唐诗三百首为例,李商隐收录了32首作品,而李白则是27首。

女生发君问归期未有期 对象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至于为什么李商隐被称为“小李”,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出生时间比李白晚。但从他们的生平来看,两人都是命运多舛的可怜人。

他们满腹才华,渴望仕途,却屡遭挫折,郁郁不得志,只能借诗歌排遣心中的苦闷。虽然人生不如意,但他们留下了宝贵的诗篇,这也算是一种成功吧。

与李白豪放不羁的诗风不同,李商隐的诗歌充满了细腻的情感。李白不为儿女情长所困,而李商隐则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李白没有为妻子写过诗,而李商隐却用诗歌表达了对妻子的爱。

新婚之夜,李商隐在欣赏妻子的美貌时,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情诗,这首诗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的深情。

李商隐的出身还算不错,他的父亲是一位官员,这为他日后成为知识分子奠定了基础。三岁的时候,李商隐一家跟随父亲从河南搬到了浙江。或许是受了江南文化的影响,李商隐也变得多愁善感。

女生发君问归期未有期 对象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不到十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作为家中长子,他突然肩负起了生活的重担。无奈之下,他只能跟随母亲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家之主。

回到家乡后,李商隐为了补贴家用,开始替别人抄书,就像现在有些孩子替别人抄作业一样。

李商隐学习刻苦,擅长写古文,他的诗歌才华更是超乎常人,这或许就是穷苦孩子发愤图强的动力吧。

女生发君问归期未有期 对象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学而优则仕",李商隐自然也是这样想的。他拼命读书,就是为了将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在科举的道路上,他屡屡落榜,这让他倍感沮丧。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开始大量写诗,而散文创作则逐渐减少了。

二十多岁的年纪,本该是最美好的时光,但李商隐却感受不到这份美好,也没有爱情来丰富他的生活。

经过了多年的努力,李商隐最终还是考中了进士,这条路他走了近十年。他曾写下一首诗,表达了他对科举制度的讽刺:

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

女生发君问归期未有期 对象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这首诗表达了李商隐对当时社会权贵相互勾结,不公正的科举现象的强烈不满。他认为这些权贵就像燕雀一样,阻挡着有才华的人前进的道路。

幸运的是,李商隐终于金榜题名,考中了进士。在他看来,这终于是叩开了通往荣华富贵的大门。

他万万没有想到,官场的黑暗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他先是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来又升迁为弘农县尉。

李商隐本以为这只是他仕途的起点,没想到,却成了他难以跨越的障碍。就在这时,他遇到了生命中的挚爱——王晏媄。

女生发君问归期未有期 对象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王氏出身官宦之家,她的父亲王茂元是泾原节度使。李商隐与王氏的结合,可以说是李商隐高攀了,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爱情。

王茂元非常欣赏李商隐的才华,诚恳地邀请他担任幕僚。李商隐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他和王氏的感情也逐渐升温,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洞房花烛夜是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刻,对李商隐来说更是如此。看着妻子娇艳的脸庞,他心满意足,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情诗: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

这首诗看似描绘荷花,前四句以荷花与其他花卉对比,突显荷花花叶相配的独特美,实则蕴含了李商隐对与王氏爱情的深情告白,暗示他们彼此相合,如同天作之合。

女生发君问归期未有期 对象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诗的末两句,李商隐借荷花荷叶抒发感情,既表达了自己的期盼,也流露出内心的忧虑。他担心总有一天会与妻子分离,那将是一段无比痛苦的经历。

王氏通晓诗文,自然能领会李商隐这番深情告白。良辰美景,洞房花烛,才子佳人,构成了一幅绝世画卷,令人心生无限遐想。

关于这首诗,还有另一种说法,据说李商隐在与王氏结婚前,曾有一位名为“荷花”的恋人,两人情深意笃。

李商隐进京赶考前一个月,荷花突然重病,他陪伴荷花度过了最后的时光。这段悲剧对他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因此这首《赠荷花》也被认为是李商隐对旧情的眷恋。

然而这种说法缺乏史料支撑,只是后人根据这首诗进行的猜测而已。

人生有悲欢离合,令人痛心的是,李商隐洞房花烛夜所作的诗歌后两句不幸预示了日后的离别。大中五年(公元851年),王晏媄在春夏之交病逝,李商隐悲痛欲绝。

女生发君问归期未有期 对象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后来他离家前往蜀地,更加思念妻子,于是又写下另一首情诗: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佳人已逝,剩下的只有回忆。对妻子的思念,化作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姹紫嫣红。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吟唱着世间最美的情话,一步步走远,最终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参考文献:《旧唐书》、《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中国文学史》等。

(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