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足而什么 什么手什么足?

2024-09-1202:21:42综合资讯0

编者按: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坚守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国内多场合阐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和意义,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为世界格局的稳定与进步注入信心。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之石。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特别策划《习近平“典”亮全人类共同价值》系列,为您深入解读学习。

什么足而什么 什么手什么足?

【释义】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之言。廪:米仓。意思是民生丰足才能明白礼仪,衣食无忧才会知晓荣辱。此话出自《管子·牧民》原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将“则”改为“而”,强调“仓廪实”“衣食足”是“知礼节”“知荣辱”的基础。

《史记·管晏列传》记载,管仲担任齐相后,重视民心民意,对齐国经济、政治和军事进行变革。在“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思想指导下,齐国商业繁荣,财富积聚,百姓生活富足,礼仪得到弘扬,政令畅通,很快成为强大的诸侯国。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赏析】

6月24日晚,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 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

讲话伊始,习主席强调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课题。随后,他回顾了上世纪60年代末在陕西延安知青岁月中的切身体会。

1969年1月,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度过了7年知青时光——住窑洞、睡土炕,与村民同吃同住,从事农业劳动、修筑水利,还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乡亲们顿顿吃肉。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个愿望很难实现。

1975年10月7日,习近平含泪告别梁家河。即使离开,他的心依旧留在这里,梁家河乡亲们的辛劳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深深铭记在他的脑海中。在文章中,习近平回忆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彷徨苦闷;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树立了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我作为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基,因为这里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为群众做实事成为习近平始终不移的信念,伴随他从政之路。2015年2月13日,农历乙未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看望乡亲,调研老区脱贫致富成果。如今的梁家河村已焕然一新:修了柏油路、砖瓦房、通了网络,老有所依、病有所医,孩童受教育不再是问题,更不用说吃肉了。梁家河的变迁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正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生活的一大进步,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更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

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引用先贤之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阐述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并用亲身经历感悟道:“这些年来,我走遍中国城镇乡村,也访问过多国。我深深感受到,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纵观全球,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课题。解决全球性挑战,根本在于发展。面对重重困难,我们必须握紧发展的钥匙。只有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只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的:“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时代。我们要认清世界发展大势,坚定信心,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发展,构建一个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

在讲话的习近平主席豪情满怀地向世界发出号召:“让我们坚定信心,共同努力,朝着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的正确方向前进,共同创造繁荣发展的时代!”

(作者 杨立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