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鸡鸣见日升 闻说鸡鸣见日升上一句是啥

2024-09-1301:24:35常识分享2

宋仁宗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一位江西官员任满回乡,途经杭州,写下了一首以“登高”为主题的七言诗。

在这首诗中,这位29岁的官员胸怀大志,表达了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体现了青年人的朝气蓬勃。

三十四年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一位四川人士远赴江西,也写了一首以“登高”为题的诗歌。

这首诗出自中年人的智慧,同样阐述了一段人生感悟。既是对前者的致敬,又包含了作者自己的思考,意味深长。

这两位诗人,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学家。他们曾经是政坛对手,晚年相逢,一笑泯恩仇。前者是王安石,后者是苏轼。

《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北宋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即苏轼出生之年,16岁的王安石随父进京,结识了后来的知交曾巩。

曾巩将王安石的文章推荐给自己的恩师欧阳修,欧阳修对王安石的文章大为赞赏。数年后,王安石考中进士,于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被调任淮南节度判官。

任满后进京述职,欧阳修等朝中名流都非常看好他,准备推荐他留京任职。但出人意料的是,王安石却以家中母亲需要奉养为由婉拒了。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又将王安石调任浙江鄞县知县。四年后,任期届满返乡,途中路过杭州,写下了上文提到的《登飞来峰》。

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时年29岁的王安石,实则踌躇满志。他在地方上任职期间政绩斐然,朝廷中又有欧阳修等名仕作为“后台”,他对自己前途的发展十分乐观。

于是,他借这首七言诗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他认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需要不懈奋斗,只有站在最高的位置,才能摆脱浮云遮蔽视野。

也有人借此攻击王安石虚伪。他们说,既然你这么想当官,这么想往上爬,当初为什么拒绝欧阳修的挽留?

用这样的视角解读这首诗,显然存在偏差。不惧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里的“高处”,不一定指官阶的高低。

毕竟,读书到了一个境界,智识便会更加通达,同样可以达到“最高层”。有了高深的见解,同样可以无畏低级知识中的“浮云”。

王安石这首诗写得比较浅显,其中的道理也不算深奥。从诗的第二句“闻说”便可看出,他并没有登上“飞来山”,也没有登上“千寻塔”。

他只是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换句话说,王安石只是想告诉读者:一个人无论是做官、读书还是从事其他事情,难免会遇到很多困惑。

只要你一直努力向上攀登,总有一天达到一定高度时,那些困惑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题西林壁》——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写于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当时宋神宗皇帝四次起用苏轼,都遭到“新党”的反对,只得动用特权,将苏轼从黄州迁到汝州担任团练副使。

苏轼来到江西庐山时,他并无写诗的意向,因为李白、张九龄等前辈都曾留下庐山佳作,苏轼对此颇感胆怯。

但一路上所见所闻,让苏轼的心情愈发开朗。此后,他先作了几首诗练笔,最后游览西林寺时,写下了著名的《题西林壁》。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作于29岁,而苏轼的《题西林壁》则是他47岁时的作品。当时的苏轼,已步入老年。

苏轼将自己在庐山所见的奇景与自己四十余年的人生感悟相结合,写出了这首诗。这首诗与王安石的诗相比,表面上都是在讲述人生道理,但其深度大不相同。

苏轼写诗时,是亲身观察过,用脚步丈量过庐山的,而王安石并未登临过“千寻塔”,他只是在“借题发挥”。

有些人费尽心思去研究杭州“飞来峰”和“千寻塔”的具体位置,完全是徒劳的,因为这种研究与王安石诗的旨意无关。

王安石的诗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浅显,类似于唐朝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但他着重强调了“浮云”,这表明他在29年的宦海生涯中还是遇到了不少困惑。

王安石的仕途在此之前一直较为顺利,因此让他困惑的,不应该是所谓的“小人”或“奸党”,而是他自己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

苏轼《题西林壁》中蕴含着深邃的哲思,与王安石有着微妙的关联。在“乌台诗案”期间,朝中主张罢免苏轼的势力固执己见,唯独王安石出面为其求情,促成了两人关系的缓和。

此后,苏轼历经挫折,加之年岁的增长,对事物的看法产生了转变。他开始质疑曾经笃定的黑白二元论,尤其是对于王安石新法的态度。

起初,苏轼坚决抵制王安石变法,甚至上书弹劾,饱含讽刺之意。时间推移,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在新党受打压时,苏轼又站了出来,反对一刀切废除新法,认为其中不乏可取之处。

苏轼思想转化的关键就在于,他学会了以不同的视角审视问题,摆脱固有偏见,从而获得了更深入的见解。

从哲理内涵而言,苏轼《题西林壁》超越了王安石《登飞来峰》的深刻性和原创性。

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很多年轻人更倾向于王安石《登飞来峰》。其语言平白流畅,志向豪迈,更能激发起人的向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