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怎么理解 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什么意思

2024-09-1301:33:30生活经验0

克制欲望,有选择地追求: 能为的前提

(2020年第21期《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卷首语)

克制欲望、有选择地追求,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也许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能做到,但仔细思考后,我们发现这存在一个误解——前提是必须“能为”。

当一个人拥有能力,面对许多选择和诱惑时,选择克制欲望、有选择地追求,才能称之为一种崇高的境界。否则,这并不说明什么,只是“能做什么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做什么”的自然选择罢了。

这两种情况截然不同。

人类的欲望似乎超乎自己的想象。满足一个个欲望之后,人们通常会创造新的欲望,这几乎可以说是人的本能。这种欲望既包括物质需求,也包括精神追求,有时是金钱、权力或社会地位,有时是满足征服欲、获得尊重等。

在有能力的前提下,仍然选择克制欲望,从本质上来说是对本能的一种抗衡。抗衡本能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必修课。但试问,有多少人能通过这门功课?又有多少人能取得高分?

也许有人会信誓旦旦地说:尽管我现在既不为也不行,但如果有一天我能做到,我仍然会选择克制欲望、有选择地追求。但实际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忘初心?更重要的是,想象和现实完全是两回事。即使是很客观公正的人,做到设身处地的可能性也接近于0。

换句话说,当那一天真正到来,当更多的选择摆在你面前时,你才会知道自己真正的选择是什么。最近流行一句,“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这可能并非一句玩笑。

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克制欲望相当于做减法。人们一路前行,习惯于不断做加法,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当加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做减法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困难。不仅为人处世如此,做企业亦是如此。一路向前、高歌猛进的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常思“克制欲望,有选择地追求”。

不可否认,每家企业都有身不由己的时候,但这基本上是一个普遍的原则,相对公平。企业之间的差异,主要还是管理层和团队的思维、理解、执行力和信念不同。归根结底,“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同时需要认清的是,想要求全而不做取舍,恰恰是很多企业生命周期有限、此起彼伏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