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贴对联的由来 春联的来历和起源

2024-09-1402:21:27生活经验0

春节贴对联的由来
除夕夜贴对联是春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和历史渊源。贴对联来源于桃符、门神等驱邪避灾之物,随着时代发展,对联逐渐与文人相联系,成为文人之间交流互动的载体。
一、对联的起源
学者考证,最早的对联出现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彼时,百姓深受鬼神崇拜影响,为祈求平安,会在桃符上刻写吉祥语并悬挂于门上,称之为“悬桃符”。
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有一次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两句吉祥话悬于门侧。巧合的是,孟昶投降北宋后,正好遇上赵匡胤的生日,称为“长春节”,而前来接收后蜀的北宋大臣姓“吕余庆”。这一巧合被认为是后蜀亡国的预兆。
二、对联的发展
宋代,桃符上书写吉祥话逐渐流行,受到文人喜爱。文人士大夫将对联视为交流比试的途径,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展示才华。
南宋文学家周密曾记载,有位教谕在桃符上写了一副对联,因被举报“话中有话”而获罪。
理学大家朱熹、政治家范仲淹等也喜欢创作对联,并将其赠送友人。文人的追捧使对联成为文人消遣的重要方式。
三、对联的普及
明代以前,对联仅限于文人士大夫群体。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南京官员在除夕前张贴对联,观赏后十分有趣,促进了对联在民间的普及。
与桃符相比,对联在明代有两大创新:
一是书写材料改为红纸,成本低,寓意喜庆。
二是创作水平大幅提高,字数增加,题材丰富,不再局限于五言、七言。
清代,对联达到了鼎盛时期。对联应用范围广泛,从门庭楼阁到道观寺庙,从春夏秋冬到婚嫁寿诞,无处不用对联。

对联艺术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八股文的写作形式,包括选题、构思、文风和笔法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创作对联时,人们开始效仿八股文的做法,为对联撰写引言,简要介绍其内容。清代中后期,大量以哀悼为主题的对联涌现,桐城派的复兴也促进了对联的散文化发展,使其更具文学气息。

春节贴对联的由来 春联的来历和起源

大明湖上的一副对联

文史君说

对联自唐朝末年诞生以来,历经千余年的演变,其内容持续丰富,形式愈发多元,在时空维度上也获得了极大拓展。现如今的对联多承载着祈福祝福的寓意,虽然其文学性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但其中蕴含的美好祝愿和希望却始终是古今中外人们共同的心愿。

参考文献

张小华:《中国楹联史》,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杨甜:《对联的承袭与演变——基于认知传播学视角的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您的点赞、转发、评论,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请持续关注我们的账号,获取更多精彩的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