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探讨《道德经》第8章“上善若水”。水在《道德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几乎与天地并列。实际上,《道德经》的核心围绕着“道、德、天、地、水”五个字展开。书法协会的一位朋友曾提到,常见的书法字句如“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以及“上善若水”都出自《道德经》,可见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虽然我们之前讨论过道、德、天、地,今天我们将集中讲解水。
在前七章中,老子通过各种形象来解释天道和圣人之道,但这些比喻如天地、橐龠、谷神等,给人的感觉往往较为抽象。为了使道理更加具体,老子在第8章借用水的品德来展示圣人应具备的德行。
让我们来看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8章中提到的九个“善”字,解读上有不同观点。有人认为第一个“善”是名词,表示善良,而后面的八个“善”是副词,意为“善于”。我认为这九个“善”应理解为副词,表示“善于”的意思。因为在老子看来,道是不分善恶的,只有完美的德行,而“上善”应理解为“最善于遵道而行的人”,即具有完美德行的人。
水的最大特点是柔软,可以说是自然界中最柔软的元素。水滋养万物而不求回报,清洗污垢而不抱怨。人们倾向于向上,而水总是流向低处,这种谦逊的品德正是水的美德。水的这些特性与“大道”非常契合,借用水的德行来说明圣人应具备的品德,尤为恰当。
大道生成天地,对万物施予而不占有,创造而不执着,成功而不自居。大道总是处于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地方,从不要求万物感谢,要真正体悟大道,人格上应如水般助人而不争,能够接受别人不愿意的任务,获得功绩却不自傲。
水的七大德行具体包括:居善地,即选择低处而非高处;心善渊,即心胸宽广如深渊;与善仁,即施恩不求回报,真诚待人;言善信,即言行一致,守信如潮水;政善治,即以柔克刚,精简处理政务;事善能,即处理事务时随和适应;动善时,即把握时机,因时而动。水的特性在于自然、不强求,水的品德与大道相似:心境坦荡,不争不怨,追求和谐的状态。
老子在第78章中提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是老子以柔克刚的真实写照。柔弱之所以能胜刚强,正是因为水拥有以上七种德行,虽然柔弱却无往不胜。
我们再看译文:最完美的德行如同水。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争,常停留在不受欢迎的地方,因此最接近“道”。最能遵道而行的人,具备水的七种德行:善于选择低处居所,心胸深沉宁静,对人真诚仁爱,言行守信,善于简政,处事灵活,行动把握时机。因为具备了不争的美德,所以不会招致怨恨,也没有烦恼。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一期我们将探讨关于功成身退的智慧。这里是雅风国学,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敬请关注、评论和转发。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