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杜指哪两位诗人 小李杜指的是

2024-09-1701:40:02综合资讯0

在当代,年轻人为了表达对心仪之人的喜爱,常常使用夸张的赞美之词,如“春风十里不如你”。

这一句话实际上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赠别二首·其一》。原句是: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在诗中,“春风十里扬州路”指的是当时繁华的青楼街区。而诗中的“娉娉袅袅十三余”则形容了扬州路上一位年轻的歌姬。

杜牧年轻时极为风光,他常常光顾风月场所,

甚至带着保镖和“暗探”前往。

他的感情世界多么复杂,我们只能通过他的诗篇来揣测。

杜牧在扬州的时间并不长,前后仅有两年。他在这段短暂的时光里,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完成了他的“十年一觉扬州梦”。

《赠别二首·其一》——唐·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白话文:

你身姿轻盈,神态温婉,年仅十三岁。就像在二月春日里,枝头摇曳的豆蔻花苞。

扬州路上风景如画,繁华的高楼和珠帘,都比不上你的动人。

这首诗写于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当时杜牧即将调任长安的监察御史。

诗的开头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没有直接描述女子的名字或性别。杜牧用“娉娉袅袅”这样的词汇,虚实结合,勾勒出女子的婀娜多姿。

“娉”指的是体态,“袅”则是形容柔美修长,仿佛春风中的柳枝。第二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美感,将她比作二月初的豆蔻花苞。

树梢的比喻,强调了女子与花苞的纤细和轻盈,使得“娉娉袅袅”的形象更为生动。

杜牧没有直接描绘少女的五官、身段,而是通过虚幻的形容展现她的美丽。一些评论认为,这两句诗可与《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媲美。

个人认为,这两句诗更容易唤起对树梢在春风中轻摇的联想,激发出类似“凌波微步”的美感。

最后两句直接将她与扬州风月场的女子进行比较。第三句提到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描述了扬州的繁华,而“卷上珠帘总不如”则是因为扬州的阁楼多由风尘女子居住。

韦庄稍晚于杜牧,他在回忆少年时光时提到:“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这和杜牧的诗境不谋而合。

那些高楼上的女子通常会在揽客时卷起珠帘。杜牧用这句话表达,即使这些女子在卷起珠帘时,依然无法比拟那位十三岁的歌姬。

杜牧晚唐著名诗人,曾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出身于显赫的家族,十六世祖为晋代名将杜预,父祖都是唐代的高官,堂兄更是皇帝的驸马。

杜牧虽年轻时曾遭遇困境,但才华横溢。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25岁的他通过进士考试及第,并取得制科考试第一的优异成绩,自此名声大振。

在中国古代,另一位类似的“考霸”是苏轼,他二十岁时成为进士,经过二十四岁时的制科考试才取得最终的成功。

杜牧在名声大噪后,被任命为弘文馆校书郎。公元828年10月,他调任江西观察使沈传师的巡官。沈传师是杜牧父亲的朋友,对他照顾有加。

五年后,沈传师调离,杜牧受“牛党”领袖牛僧孺的邀请,成为其幕僚。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833年),杜牧到扬州担任淮南节度使推官。

杜牧在扬州期间,表现出贵族子弟的风流习性。他在工作之余频繁游玩风月场所,虽然牛僧孺对此不以为然,却为防止政敌暗算,特意派“暗探”保护他。

32岁时,杜牧在离开扬州前,为一位13岁的歌姬写下了两首赠别诗。

其中一首着重赞扬她的柔美,另一首则暗示他们曾经有过一段深刻的感情。

在唐代,十三、四岁的女子就可以嫁人为妻。根据资料推测,杜牧与妻子所生长子或许已经早夭。可能他曾考虑过纳这位歌姬为妾,但最终还是决定分手。

他在《赠别二首》的另一首中写道:“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这句诗的意思是:

我因为过于多情,显得矫情。现在端着离别酒,却无论如何也无法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