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什么填空 痛苦的什么填空词

2024-09-1801:06:12综合资讯0

但愿你从未到来

夜晚就永不会逝去。

但愿你从未留下

早晨就永不会降临。

但愿一直没到夏天

夏天就永远在路上。

——《在以色列广场》

(丹麦)亨里克·诺德布兰德

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秋意浓时,楼下的槐树早已落叶,街角的马栗树也显得颓废,仿佛已过了盛夏。记得前些时日,这些树木依然繁茂,白花盛开在枝头。可那一刻,已经像昨日一般遥远。

“秋天的第一种悲伤/是花园缓慢的告别/它久久立于暮——/一枚褐色的果/一株百合花茎/依然不肯离去。”(泰德·休斯《七种悲伤》)在夏天的记忆中,花园里的树木悄然撤去帐篷,只留下枯枝和木桩。

对我而言,秋天的第一种悲伤,源自于梧桐的叶子飘落。尽管四棵梧桐早已不在,老宅的院子也早已消失,但每年秋风依旧从那儿吹来,繁茂的梧桐叶依旧会突然变黄落地。

“无言独上西楼”,这一句展现了秋天的悲伤如同无言的存在,草木山川都无言以对,太阳的远去也是无言的,人的孤独也难以用语言表达。“无言”,象征着无奈和沉默。在李后主身为亡国之君的情况下,他的孤寂和愁苦正如他所写的诗词般沉默而深沉。西楼的描绘或许更多的是寄托离愁之所,如李清照诗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月如钩”,月亮呈弯钩状,映射出更深的悲伤和离愁。相比满月,这一弯月亮更能凸显出清秋的凄凉。

下方的院落被梧桐的阴影笼罩,显得幽深如矿井,“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的寂寞仿佛被锁住,难以逃脱。尽管后主没有提及围墙,但诗句中的围墙却隐约可见,给人以压抑之感。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上楼是为了远眺,期望忘却忧愁,却反而勾起了更多的离愁。李后主的离愁是复杂的,可能包含了亡国之痛、江南的思绪、故人的离别、往昔的欢乐,以及对余生的悲叹……

各种离愁纠缠不清,“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种滋味难以用言语表达,只能沉默。西楼上的秋风吹拂着后主的暮年,将他词典中的大部分词汇都吹散了。

《相见欢》也称为乌夜啼或上西楼,其名字或许由此得来。后主以此词调填了两首词,一首表达春日的伤感,一首诉说秋天的忧愁。伤春之作,不妨一并阅读:“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林花不仅象征春红,也隐喻世间所有美好而短暂的事物,包括韶华。种花一年,赏花十日,岂非匆匆?更无奈的是,朝来寒雨晚来风,这便是人生的写照。伤春的词句,后主尚且能用言语表达,但在悲秋的词中,却只剩下无言的滋味。

痛苦的什么填空 痛苦的什么填空词

蓝瑛《秋山寒村图》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忆秦娥·咏桐》

(宋)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这是一首以物为题的词作。李清照的咏物词,既不雕琢细节,也不堆砌典故,而是用写意的手法表达物的精神,读来倍感清新和自然。

虽然两位李氏诗人的词都以登楼写寂寞为主题,但他们的视角却截然不同。后主的离愁像被困于枯井,而李清照的离愁则是横向扩展,笼罩在天地之间。

李清照登阁远眺,试图驱散忧愁,却看到“乱山平野烟光薄”。“乱山”象征着情绪的烦乱,山峦重叠让人心生焦虑。烟光的叠句,将远处的景象与时间的紧迫感结合起来。“栖鸦归后,暮天闻角”,秋冬的黄昏时分,寒鸦归巢,角声凄凉,这景象加深了忧愁。

清照此时的心境,既有个人的流离失所,也有国破家亡的动荡。角声暗示着战争的不断,令人不知何时才能平息。

远望思归,世界的变迁如同日月的更替。古人王粲曾在《登楼赋》中写道:“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古今多少长歌在秋风中缠绵悱恻。

下片的景象从户外转到室内,炉香烧断,杯酒将尽,愈加凸显出孤寂的情怀。西风阵阵,催促着梧桐的叶子飘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一片片梧叶的落下,带来了更深的寂寞。

“忆秦娥”词牌名源自唐代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国维称太白词以气象胜,李清照虽不及太白,但其词作的境界也很高。李清照的咏桐词,真实地展现了景物与情感的结合,值得细细品味。

痛苦的什么填空 痛苦的什么填空词

马远《秋江待渡图》

春去秋来,往事知何处?

《清平乐》

(宋)晏殊

春去秋来,往事知何处?

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酒阑人散草草,闲阶独倚梧桐。

记得

秋风渐起,梧桐叶落,便是无言的秋日景象。《相见欢》中那句“无言独上西楼”,勾勒出了晚秋的萧瑟和李煜的愁苦。西楼虽是意象,但却像一道围墙,将人孤立于冷清的秋夜之中。月如钩,秋风瑟瑟,这些自然的景象折射出人的内心孤寂。李煜独上西楼,月如钩,仿佛勾住了他的离愁。梧桐深院的寂寞更加突显了这种忧愁,无论怎样剪理,离愁始终缠绕,愈加难解。

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并非简单地表露了秋天的孤寂,更是体现了他身为亡国之君的深刻悲凉。那月如钩,勾勒出他心中的遗憾和孤苦。西楼的意象象征着他被困于时间的深处,无法自拔。诗中“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不仅是对国破家亡的哀悼,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在诗人的笔下,秋天的冷寂仿佛带有一种深沉的悲意,让人更感伤。

李清照的《忆秦娥·咏桐》,则以其独特的风格表现了另一种秋天的寂寞。她通过描绘高阁和乱山,营造出一幅秋日的画面。她的词中同样透露出一种被秋风打湿的孤寂。李清照站在高阁之上,四周的秋色和落叶让她的心情更加沉重。她的孤独不是单一的离愁,而是更加广泛的失落和忧愁。秋天的到来,不仅让她感受到自然的萧条,也带来了内心的孤寂与无助。

温庭筠的《更漏子》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秋夜的另一种景象。夜晚的梧桐树下,雨水打落在空阶上,似乎在诉说着离愁。温庭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在深秋夜晚的孤寂与伤感。玉炉香和红蜡泪,虽是生活细节,却折射出深沉的情感。女子的无眠和心境被外界的雨声所放大,每一滴雨水仿佛都在扣击她内心的痛苦。这个意象在温庭筠的词中,表现得尤为生动,让人感受到秋夜的深沉。

晏殊的《清平乐》则通过对春秋更替的描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流逝。燕子的归飞和兰花泣露,既是自然的变化,也是岁月的流逝。晏殊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生活的细节和情感的波动。他对往事的追忆,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虽然歌词简洁,但却充满了深刻的感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往事的不可追寻。

无论是李煜的孤独,李清照的寂寞,温庭筠的夜雨,还是晏殊的流逝,这些诗词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秋天的多重情感。从秋风的吹拂到落叶的纷飞,从月下的孤影到雨中的滴答,秋天的每一个细节都被诗人们赋予了深刻的情感。通过这些诗词,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秋天不仅仅是自然的变化,更是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映射。

痛苦的什么填空 痛苦的什么填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