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诗 王昌龄的诗人雅号

2024-09-1802:43:57综合资讯0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出身于长安。开元十五年,他考中进士,担任汜水尉及校书郎。后来他被贬至岭南,再次调任江宁丞和龙标尉,世人常称其为王江宁或王龙标。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回到故乡,但不幸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擅长七绝诗,与李白齐名,被誉为“诗家夫子王江宁”。他的代表作包括《从军行七首》、《出塞》以及《闺怨》等。

《塞下曲四首》中的一首诗这样写道: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诗句所描绘的黄沙弥漫,古今相续,白骨散落于荒草中,反映了边塞战乱的绵延不绝。无论是从古代到现代,这种状况始终未曾改变,表现了边塞战士们的悲惨命运和不变的战斗状态。

另一首名为《从军行七首》的诗中,王昌龄提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玉门关以其险峻的山势而著称,然而即便在这样屏障般的地形中,烽火仍不断燃起。诗句形象地表达了边境紧张的局势,凸显了战争的紧迫性。

《塞下曲四首》中还有: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通过对比,诗人写出了边塞秋天的风寒如刀、水冷刺骨的艰难环境,展现了战士们所面临的困苦和严酷。

《从军行七首》的第五首中写道: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诗句以夸张手法刻画了西北边塞被风沙遮蔽的景象。“日色昏”并非实指黄昏,而是通过风沙的广袤表现出环境的恶劣。后半句写战士们在恶劣天气下迅速出征的情景,“红旗半卷”不仅展现了风沙之大,也暗示了队伍的迅速移动,整体上渲染了一种紧迫感。

《出塞二首》中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从秦朝到汉朝,明月和关塞依然如故,而远征的将士却仍有未归者。诗人通过“明月”和“关塞”这两个恒久的意象,将古今连结起来,揭示了千年悲剧依旧未变的现实,强调了边关在国家防御中的战略意义。

在同一首《出塞》中,诗人这样写道: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意为只要,而“飞将”特指汉代的名将李广。诗人希望如果飞将仍在,敌人的军队绝不会越过阴山进入中原。通过对李广的期望,诗人表达了对边疆将领的渴望和对国家安全的忧虑。

《从军行》中有一首诗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句通过描绘在沙漠中经历了百战的盔甲,表现了将士们在无尽战斗中的坚韧。即使身上的铠甲已被磨破,诗人仍誓言不摧毁楼兰决不回去,展现了他们的决心与勇气。

王昌龄的另一首诗《芙蓉楼送辛渐》中写道: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用“冰心在玉壶”来比喻自己的心地纯洁,告知洛阳的亲友自己心如冰雪般明亮纯净。

还有一首《闺怨》中,王昌龄写道: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少妇登楼远眺,忽见路旁杨柳依依,心生悔意,觉得让丈夫去寻求功名是个错误。杨柳年年翠色依旧,却无人共享;而丈夫寻求功名却遥遥无望,这种无望的感受让她对当初的决定深感悔恨。

《出塞》还有这样的描写: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骝马,即千里马,其精致的装饰与众不同。前句写马,实则借马映衬人的杰出;后句则通过夸张手法,表现战斗后的月色寒冷。整体上,这两句诗表现了战马和骑士的不凡,暗示了“宝马配英雄”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