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被感知 存在即被感知,知识即为万物尺度

2024-09-2101:48:40综合资讯0

存在即被感知 存在即被感知,知识即为万物尺度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的观点“存在即被感知”令人震惊并带有挑衅性。这一理论表明,如果某物未被感知,它便不具有存在的意义。

贝克莱自己也意识到这个观点可能引发的争议。他解释道:“我并不是在否定存在本身,我只是阐明了我所理解的‘存在’的含义。”

尽管如此,这个观点确实引发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当某物没有被感知时,它是否真的存在?在贝克莱的观点中,存在的概念完全依赖于感知的过程。他举例说明,“当我说书桌存在时,这意味着我能够看到并触摸到它;即使我离开书房,我也会认为它存在,因为在我的书房里我会感知到它,或者某种精神上的存在会感知到它。”

贝克莱认为,“存在”这个词仅仅代表了他公式中的那个含义,没有其他的解释。他认为,没人能找到一个例子,说明在没有感知的情况下,物体依然存在。对于那些认为物质世界存在独立于感知之外的绝对存在的人,贝克莱表示难以理解。他说:“即便如此,马在马厩里,书在书房中,即使在我不在的时候,它们依然存在。因为我们无法找到任何不依赖感知的事物存在的例子,所以桌子、马和书,即使在我们不感知它们时,也因为某种感知者存在而继续存在。”

存在即被感知 存在即被感知,知识即为万物尺度

贝克莱的这个观点如何形成的呢?在他的《视觉新论》中,贝克莱论证了所有知识的来源实际上都依赖于视觉及其他感官经验。

他进一步解释道,人们从未真正体验过空间和体积;从不同的视角看事物,实际上只是对事物不同的视觉体验。距离的感知也是通过经验来暗示的,人们并没有真正看到距离。

他指出,所有的视觉体验只是视觉机能对对象特征的感知。我们看不到物体的“近”,只是当我们靠近或远离物体时,视觉上的感受会有所不同。

随着对心灵活动的深入思考,贝克莱逐渐确信,他无法发现任何不依赖于个人观念的对象。他总结道:“当我们试图想象外部物体的存在时,我们其实是在思考我们自己的观念。”他举例说,即使想象公园里的树或书橱中的书,并没有人看到它们,这实际上只是你自己在心灵中设定了某些观念而已。“但不正是你自己一直在感知或思考这些观念吗?”

贝克莱的结论是,除非有某个心灵与事物发生联系,否则对任何事物的思考是不可能的。人们从未经历过那些超出我们观念的“近”或“远”所暗示的存在。外面没有任何人们未感知的东西。

存在即被感知 存在即被感知,知识即为万物尺度

信息即为能量。

良性信息即正能量,恶性信息即负能量。不论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只有当它被感知和意识到时,它才会与生命产生联系并产生作用。否则,它对生命来说是没有意义的,相当于不存在。

贝克莱的深刻洞见“存在即被感知”在长期以来被贴上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标签,并被人们忽视。回忆起高中政治课本中曾以批评的口吻提到这句话,那时觉得贝克莱的观点显得极为荒谬。因为如果有棵树在别处而你看不到它,难道它就不存在吗?

经历了大量的心理咨询案例后,这一观点却显得尤为真实和重要。在心理学领域,它确实呈现了一个事实和真理。曾经认为这种观点“唯物”和幼稚,如今看来是深具启发性的。

一次,一对中年夫妇走进咨询室,丈夫痛苦地念叨着:“我很痛苦,我的人生不完美了!”

经过详细询问,丈夫讲述了一个深具启发的故事。他与妻子从初中时开始恋爱,是一对羡煞旁人的情侣。初中毕业后,男孩去广州学技术,女孩在桂林的米粉店工作。在米粉店,因为她的美丽和活泼,引来了追求者。一个追求者整日赖在店里,女孩决定与他在桃花江边散步“说清楚”。没想到,这位追求者突然消失了。

对于一个未满16岁的女孩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女孩选择了沉默。幸运的是,那位追求者之后再也没有出现。几年后,他们的爱情修成正果,进入婚姻生活,拥有了一双儿女,丈夫开厂,妻子相夫教子,他们过得幸福美满,生活了18年。

18年后的一个普通饭局,却让丈夫的幸福感崩溃,并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原来在那个饭局上,有人提到妻子18年前曾经历过一个事件。回家后,经过多次逼问,最终证实了这件事。丈夫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精神痛苦之中。

试想,妻子18年前的事件,因未曾被知晓对丈夫生活并未产生任何影响。而当他确认了这件事之后,负面能量开始影响他的心理状态。他无法接受妻子的过去,陷入了既无法分离又无法接受的困境中。

遗憾的是,这位先生不相信心理咨询能够帮助他摆脱痛苦,最终选择离开。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深陷于对存在与被感知、唯心与唯物、众生苦难与慈悲心的思考,对贝克莱先生的歉意、忏悔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