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学高的成语 形容学问大的四字词语成语

2024-09-2202:38:32综合资讯0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用来夸奖学识渊博的成语。那么,这些成语的由来是什么?为什么用“八斗”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华和学问呢?

其实,“才高八斗”源自于对曹操三儿子曹植的高度评价。这位被称为曹子建的文学家,因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识,常被提到“才高八斗”的表述。这个赞誉最初是由东晋时期的山水诗人谢灵运所作,他是佛教徒、旅行家,亦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才学高的成语 形容学问大的四字词语成语

公元432年的秋天,宋文帝刘义隆邀请谢灵运入宫宴饮。在几轮酒过后,文帝指着墙角摆放的一只楠木斗,带着笑意问道:

“谢爱卿,知道这是什么吗?”

谢灵运平时只知游山玩水,对此物一无所知,连忙摇头道:

“臣未曾见过。”

文帝走到斗前,拍了拍其光滑的边缘,解释道:

“这是仿制的升斗。斗是用于量米的器具,一石等于十斗。将名贵的楠木制成斗,是为了时刻提醒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斗则是百姓生活的基础。”

“原来如此,陛下确实明智。”

谢灵运恍若大悟地回应。随后,文帝饶有兴趣地问:

“若以古今才者比作斗,一石为限,你如何分配?”

谢灵运略带醉意,沉思片刻,回答道:

“若天下才之总量为一石,则曹子建占八斗,我占一斗,其余古今共分一斗。”

文帝听后气得几乎爆发,心想原本是让谢灵运夸赞自己,不料却被他将已故的曹植抬上了天。尽管如此,文帝还是强忍怒火,点头微笑道:

“爱卿所言甚妙,实在高明!”

谢灵运以为皇帝真心称赞自己,便一饮而尽,动情地对文帝说道:

“隆啊,你确实了解我。”

次年秋天,宋文帝因认为谢灵运心系前朝,竟以“背叛罪”处决了他。谢灵运在四十九岁时英年早逝,但他的话语“才高八斗”却被流传至今。

才学高的成语 形容学问大的四字词语成语

另一个成语“学富五车”源自《庄子·天下篇》。战国时期,宋国(今河南商丘)的惠施自诩博学多才,且每次外出时驾着五辆马车装满竹简书以彰显自己的学识。

一天,惠施正驾车出行,遇到了著名天文学家甘德。甘德见惠施,便问道:

“惠公,关于天与地的高低问题,您能解答吗?”

惠施停下马车,回答道:

“天与地一样低。”

甘德不解,问道:

“为何如此?”

惠施淡然回应:

“愚者以眼观天地,智者则以心观之。闭眼后,天地皆在心中,所以天与地一样低。”

甘德继续提问山与泽的高低,惠施答道:

“山与泽相依,闭眼后山泽皆在心中,故山与泽一样平。”

甘德暗自嘀咕这是唯心主义,但仍假装恍然大悟,称赞道:

“惠公的学识确实富有五车之量。”

惠施好奇地问:“学富五车是什么意思?”

甘德解释道:

“学富五车指的是您学问广博,书籍多得连五辆马车也装不下。”

惠施听后笑道:“孺子可教也!”

讨论:曹植是否真的“才高八斗”?或许并非如此。曹操曾评价陈琳才华远超曹植,更不用说早逝的曹冲。至于谢灵运极力称赞曹植,可能有两方面原因:

A. 曹植与谢灵运遭遇相似,都遭受怀才不遇的困境。

B. 谢灵运借曹植的美名以提升自己的声望,也许在当时曹植确实被视为文学界的宗师。类似于现在的一些自恋者,谢灵运也是希望通过与曹植的比较来彰显自己的才华。

惠施是否真的“学富五车”?他确实读了很多书,但这并未使他更明智,反而可能导致了思维的偏差。

“才高八斗”和“学富五车”不应只是虚名,而应当强调学以致用。现今一些所谓的“才高八斗”者,往往不愿从基层做起,而只是自视为“天之骄子”,这与真正的学识运用相去甚远。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