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既若见录的见 君既若见录的见的意思

2024-09-2301:03:18综合资讯0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请阅读下列文言文,并完成1至5题。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其人聪明敏捷,能言善辩,才干出众。庄宗在晋王时,崇韬担任中门使,深得庄宗的信任。当庄宗的军队进攻朝城,而段凝的军队驻扎在临河之时,庄宗听闻梁国有意召集诸镇兵以图大举,心生忧虑,于是召见崇韬商议对策。崇韬说:“陛下自兴兵以来,已历经十余年。如今大号已经建立,自河以北,百姓都期待着成功的到来而渴望安宁。现在若拿下郓州却又弃之,尽管设立以河为界,谁来守卫?建议陛下分兵固守魏地,固守杨刘,同时自己从郓州出击梁国的根基,不出半个月,天下将会安定!”庄宗听后大喜,称这是大丈夫所为。于是立即下令,军队由魏夜渡杨刘进入郓州,经过八天的作战,梁国被灭。庄宗和将领们凭借兵力取得天下,而崇韬仅以谋略辅佐,未曾亲临战场,但因其智谋被誉为首功。崇韬一贯清廉,入洛后才开始接受四方的贿赂,有人对此指责,他回应道:“我身为将相,已经得到极大的封赏,这点财物算不得什么。如今藩镇诸侯中多有梁国旧将,坚决拒绝他们,难免有反感。且藏于私人之中,与公帑无异。”次年,天子有南郊之事,崇韬将其所藏财物悉数献出,以供赏赐。光同三年夏季,大水灾害民田,百姓流亡而死。庄宗因宫中炎热难忍,便思索建高楼避暑,派王允平营造。宦官说:“郭崇韬平日吝惜财物,即便陛下有意修建,他也不会愿意。”庄宗于是询问崇韬:“昔日我与梁对峙于河上,虽经严寒酷暑,披甲骑马,却无所觉劳。现在居于深宫中,宽敞的房屋都难以忍受炎热,何也?”崇韬答道:“陛下当时以天下为重,而今则以一己之身为念,境况自然不同。希望陛下不要忘记创业的艰难,如同在河上,才能使酷暑变为清凉。”庄宗沉默不语。最终还是派允平起楼,崇韬确实提出了忠诚的建议。宦官说:“崇韬的府第与皇宫无异,如何能知晓陛下的热情!”谗言更加盛行。崇韬在任时,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附庸于他,因其姓郭,便以为其是郭子仪之后,崇韬也自认为如此。在伐蜀时,经过郭子仪墓地,崇韬下马哀号,众人多有嘲笑,但崇韬确实尽忠于国家,拥有大略,可以说其志向非凡。

(节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1.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句读标记:

即A日B下C令D军E中F归G其H家I属J于K魏L夜M渡N杨O刘P从Q郓R州S入T袭U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哪一项不正确?

A.“甚见亲信”中的“见”与“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中的“见”意义相同。

B.“崇韬素廉”中的“素”与“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苏武传》)中的“素”意义相同。

C.“艰难逸豫”中的“豫”与“逸豫可以亡身”(《五代史官传序》)中的“豫”意义相同。

D.“当崇韬用事”中的“用事”与“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中的“用事”意义相同。

3.对原文内容的概述,哪一项正确?

A.庄宗面对梁国计划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时,采纳了郭崇韬的建议,最终从郓州长驱直入,取得了胜利。

B.郭崇韬在洛阳才开始接受贿赂,之后在天子祭天时才捧出收藏的财物。

C.庄宗打算建宫殿避暑时,郭崇韬劝谏他要记住创业的艰难,不要忘记为国之责。

D.郭崇韬自认为是郭子仪的后代,在伐蜀时经过郭子仪墓地时下马哀号,尽管有人嘲笑,但皆认为其有远大志向。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虽祁寒盛暑,被甲跨马,不以为劳。

②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以其姓郭,因以为子仪之后,崇韬遂以为然。

5.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郭崇韬“有大略”的具体表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列诗作,并完成6至7题。

梦玉人引

范成大①

共登临处,飘风袂、倚空碧。雨卷云飞,长有桂娥②看客。箫鼓生春,遍锦城如画,雪山无色。一梦才成,恍天涯南北。

舞余歌罢,料宣华③、回首尽陈迹。万里秦吴,有情应问消息。我欲归耕,如何重来得。故人若望江南,且折梅花相忆。

【注】①范成大,南宋著名诗人及政治家,曾任成都路制置使,作此词时他任建康知府,此词写给蜀地的友人。②桂娥,指嫦娥。③宣华,陈后主之妹陈氏,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宜帝的妹妹。隋开皇九年,隋朝灭掉陈

朝,陈氏与其他皇族成员被俘,后被选为南文帝的嫔妃。

6.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哪一项不正确?

A.词人曾与朋友一同登高望远,描绘了过去的美好时光,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

B.词人提到打鼓迎春的场景,形容成都如画般美丽,连雪山都显得黯然失色。

C.诗中上阕的后两句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表达了梦境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分离。

D.根据“宜华”可推测,“舞余歌罢”的“歌”指的是传说中陈后主创作的《玉树后庭花》。

7.《梦玉人引》和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都提到隋朝灭陈的历史事件,它们的用意有什么不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 , ”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

(2)孔子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 ”批评了《庄子·齐物论》中消极的生命观。

(3)诗人常借“山”表达复杂心理,如杜甫《登岳阳楼》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