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策高足 何不策高足的意思

2024-09-2302:28:24综合资讯0

何不策高足 何不策高足的意思

最近,有朋友询问一首五律诗的评价,这让我不禁仔细品味了一番。以下是这首诗的内容:

无题

佳客遥邀月,玲珑映天轮。

余事尽兴观,红尘平仄论。

细味人生情,闲看要路津。

美景随时现,不必恃良辰。

格律分析

作为一首五律诗,首先要考虑其平仄格律。诗的首句“佳客遥邀月”采用了“平仄平平仄”的格式,这种平仄结构属于“仄起仄收”的形式。我们可以把这种格式列出并进行对应检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在这其中,第三句

“余事尽兴观”

的平仄为

“平平仄平仄”

,虽然略显不规整,但这种格式在格律诗中被称为“鲤鱼翻波”,常见且可接受。

接下来的第七句

“美景随时现”

平仄为

“仄平仄仄仄”

。尽管关键位置并未出现明显错误,但整句诗只有一个平音,读起来会略显生硬。如果将“随时现”作为三仄尾,最好在首字上避免使用仄音。

需特别注意的是,

“闲看要路津”

中的“看”应读作第一声,为平音。

何不策高足 何不策高足的意思

韵脚的二、四六、八句尾字均符合平水韵“十一真”部的韵律,未见失韵现象。

尽管颔联

“余事尽兴观,红尘平仄论”

和颈联

“细味人生情,闲看要路津”

在对仗上有些不够工整,但现今的律诗对颔联对仗要求已相对宽松,因此对仗整体上还是可以接受的。

总体来看,格律上没有严重问题,不过在吟诵时可以更为流畅。

内容解读

这首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果不熟悉这些背景,可能会觉得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首联:“佳客遥邀月,玲珑映天轮。”中的“遥邀月”出自文徵明的《夜坐》诗:“遥汉三星度,空庭万籁沉。”其中的“遥汉”指的是星河。诗句描绘的是,虽然没有美酒招待来宾,但星河与明月依然璀璨,为朋友们营造了一个赏月的美好氛围。

颔联:“余事尽兴观,红尘平仄论。”意在描写在赏月之余,大家一起写诗作对,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兴观”源于孔子《论语·阳货》中的话:“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里的“兴观”即为观察和联想之意。诗中提到的“平仄”则是在吟诗作对时的音韵规范。

何不策高足 何不策高足的意思

颈联:“细味人生情,闲看要路津。”在此,诗人转而思索人生的意义。“要路津”出自《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指的是重要的渡口或交汇点,隐喻官职和高位。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沉思,淡化了对仕途高薪的关注。

尾联:“美景随时现,不必恃良辰。”回扣前文,强调无论何时月色星河都是美景,不必特意挑选良辰美景来欣赏。

修改建议

从整体“起承转合”的结构来看,这首诗基本符合五律的要求。平仄规则也比较妥当,内容富有深意。

但在词句的使用上,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使得音韵更加协调。

现有的表达有时略显生硬,用词和用典也稍显牵强,未能准确传达诗意。例如,首联中的“玲珑月一轮”因同声母字“玲珑”和“轮”在发音时有些拗口。颔联的“平仄说红尘”略显直白,与诗的古雅氛围有所不符。改为“平仄写红尘”会更为贴切。

对第七句“美景随时现”的平仄调整,也可以提升整首五律的表现力。

何不策高足 何不策高足的意思

这些只是个人见解,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