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真不知马也 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其的意思

2024-09-2302:31:11综合资讯0

在唐朝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年仅二十五岁的韩愈成功考中进士。那时,他的古文已颇有声望。唐朝的进士考试并不会直接授官,需要再经过吏部考试才能获得官职。

韩愈的求官之路并不顺利,他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参加了三次吏部考试,却屡次落榜,这让他心生郁闷。

在唐朝,除了科举考试,官员还可以通过写文章自荐才华。如果能得到当朝大臣的青睐,就有可能迅速得到提拔。韩愈曾三度上书宰相,提出治国安邦的建议,却始终未能引起重视,导致他感到沮丧。

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韩愈在二十七岁时无奈地离开了长安,前往东都洛阳。尽管仕途不顺,他依然没有气馁,在汴州和徐州任幕僚,但依然未获重用。在这种境遇下,韩愈创作了流传千古的《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呜呼!其真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通过千里马与伯乐的隐喻,表达了韩愈对自己才华被埋没的深切感受。其言辞犀利,至今仍引发读者的共鸣。

韩愈的一生虽然光辉灿烂,却也充满了坎坷。他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遭遇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五代皇帝,却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韩愈三岁时失去双亲,家境贫寒,由嫂嫂抚养成人。他的学业与仕途皆依赖于自己的努力。尽管他在二十五岁时考中进士,但直到二十九岁才正式担任官职。

韩愈为人直率重义,尊重同行。他与孟郊、贾岛等人有深厚的友谊,这些贫贱中的才俊,能够成就名声赫赫的诗人,韩愈的鼓励和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终,在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年三十三岁的韩愈通过了吏部的考核,一年后担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之后晋升为监察御史。因直言进谏,仕途再度遭遇挫折。

当时关中大旱,灾民流离失所,韩愈痛心疾首,却发现京兆尹李实谎报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韩愈写了《论天旱人饥状》疏,结果遭到李实等人的陷害,从监察御史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

从贞元十九年(803年)到元和八年(公元813年),韩愈十年间屡遭贬黜,这期间创作了《进学解》。他的官场起伏并没有改变他的性格,直言进谏始终是他的一贯风格。

他曾因批评宫市、请求减轻徭役被贬,又因写碑文和反对迎取佛骨入宫而遭宪宗贬为潮州刺史。直到穆宗即位,韩愈才得以回京。

韩愈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十二月二日(12月25日)在长安逝世,享年五十七岁,获得礼部尚书和“文”的谥号。

古今关于伯乐与千里马的佳话层出不穷,从春秋时期的百里奚、楚庄王,到战国时期的范雎、赵奢,伯乐发现千里马,千里马为伯乐建功立业,故事传颂至今。

在《战国策▪楚策》中,有一则关于伯乐与千里马的寓言故事:春秋时期,一匹千里马被用来拉重车,虽然它应具备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却因负担过重而痛苦不堪。伯乐看到这一幕,心如死灰,流泪为马拭去辛劳,并用麻布覆盖它。

伯乐的悲泣源于千里马本应展现的特长被误用。他深知,千里马的才能无法在负重中得以发挥。这个故事阐述了发现和珍惜人才的重要性。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主题不仅反映了韩愈的个人经历,也呼应了古今对人才识别与重用的讨论。

如苏东坡在《定风波》中所写:“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无论身处何种困境,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是走出困境的关键。

人生中,风雨与不幸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重要的是如何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正如苏东坡所示,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豁达的心境,方能在逆境中找到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