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写作背景 天净沙·秋描写的景物

2024-09-2401:25:32综合资讯0

天净沙秋思写作背景 天净沙·秋描写的景物

游子思乡情

——《天净沙·秋思》赏析

文/王真光

天净沙秋思写作背景 天净沙·秋描写的景物

《天净沙·秋思》由元代曲作家马致远所创作,是一首感情丰富的散曲。这首散曲通过悲秋的情感,描绘了游子在深秋时节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整首小令通过对景物的巧妙安排,展现了一幅萧瑟的秋日画卷,捕捉了游子在广阔背景下骑瘦马漫游的情景,蕴含了深切的忧愁与乡愁。虽然全曲只有五句,总计二十八个字,但其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因而被誉为“秋思之祖”。

这首曲子没有直接使用“秋”字,而是通过描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意象,展现出游子漂泊天涯的辛酸和孤寂。这些景物与情感交织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层次分明的悲秋图景,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凄凉气息。各个意象宛如蒙太奇般排列,使得诗歌的表现力和空间感倍增。

在意象的排列上,这首小令具有独特的风格。将自然和社会中的常见物品巧妙组合,不仅自然流畅,还通过每个名词前的修饰词增加了主观情感的浓度。这种处理方式既凸显了作者的情感,又降低了意象的密度,从而使得情感表现更加强烈且层次分明。从枯藤老树到小桥流水,再到古道的延展,这种层层递进的空间表现,丰富了作者情感的层次。

作为秋思的代表之作,《天净沙·秋思》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通过景物表现情感,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使得整首小令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形成一种凄凉的艺术境界。前四句描绘了丰富的秋景,诸如“枯”“老”“昏”“瘦”等字眼,都带有浓烈的悲秋氛围。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将前四句的景象与游子的内心情感相结合,增添了深刻的情感层次。

整首小令通过多种意象表达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悲伤。二十八字中涵盖了十种意象,它们既展现了游子的现实环境,又承载了内心的忧伤。藤蔓缠绕的树、树上飞翔的乌鸦、小桥和流水、住家与古道、西风中的瘦马,以及夕阳西下的大背景,共同构建了一个逐渐扩展的视觉画面,从而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变化。

《天净沙·秋思》不仅仅是元曲中的一部杰作,它在许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精髓。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来自大都(今北京)。他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列为“元曲四大家”。他的生涯充满了漂泊与困顿,而这首《天净沙·秋思》正是在这样一段经历中诞生的。晚年隐退后,他创作了十五部杂剧,其中包括《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青衫泪》以及与他人合作的《黄粱梦》等。他的剧作具有豪放有力的特点,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对仙道的向往。其散曲成就尤为显著,留下了《东篱乐府》等辑本,保存了百余首小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尽快通知编辑删除。

天净沙秋思写作背景 天净沙·秋描写的景物

作者简介:

王真光,

笔名司马丹,(1925-),曾在铁路部门工作,自1946年起从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包括《记忆中的故事》《铁道上的暗礁》《降龙的人们》《横渡印度洋回国记》等。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理事,中国铁路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理事,以及济南铁路文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简历及创作辞条被收录在《中国文学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及《中国作家大辞典》中。

今日作家”微信公众号ID:jinrizuojia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