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砍价互助 拼多多真人助力微信群

2024-09-2402:19:21综合资讯0

在当下的大城市里,日本电影《小偷家族》因其对边缘群体温暖而深刻的描绘而备受称赞。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拼多多的“砍价群”,这些群体中的人们在社会主流的视野里几乎被忽略,只是讨论拼多多时的一个话题罢了。

拼多多的上市并没有成为它的终点,反而遭遇了不少公众的质疑和讥讽。在这种背景下,“拼多多砍价群”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我的关注。

通过在QQ上搜索“拼多多”与“砍价”这两个关键词,可以发现无数以这些词为名的QQ群,甚至还可以找到不少需要收费才能加入的微信群。我很快便获准进入了6个拼多多砍价群。

在短短24小时内,我收到了近300个砍价链接。再加上其他的通知和信息,我的手机几乎被轰炸了上千次。

拼多多砍价互助 拼多多真人助力微信群

▵拼多多砍价群

分析这些商品的分类,可以发现超过90%的商品是生活用品,如纸巾、洗发水、洗衣皂、发绳、防晒衣等,其原始售价大多不超过30元。还包括少量玩具、滑板、充气游泳池等。

那些被诟病的山寨电器和数码产品几乎没有出现在这些砍价群中,偶尔出现的也只是售价10至20元的耳机、插线板等小物件。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如此执着于砍价,为了省下十块八块钱而每天待在这些砍价群中?我在群里潜伏了一周,终于揭示了其中的一些规律。

拼多多砍价互助 拼多多真人助力微信群

▵拼多多砍价群

拼多多砍价群规律1:女性和90后占主导地位

2017年底,拼多多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了1.57亿,并在移动端超过了天猫。我周围使用拼多多的人却屈指可数,之前仅有一两位朋友曾邀请我帮忙砍过价。每天真的有这么多人在拼多多上购物吗?在潜伏拼多多砍价群的这段时间里,我逐渐发现了这个现象的真实性。

每个砍价群人数几乎都达到了上限。从群成员的构成可以明显看出,这些群体的两个显著特点:女性占绝大多数,而90后则占了超过90%的比例。

对于以“砍价”“互砍”为群名的群组,只要人数未满,申请入群较为容易。如果群简介中明确标示为“拼多多交流群”,入群的难度就大大增加。我申请了两个这样的群,其中一个至今未得到回应,另一个则直接拒绝了我的申请。

即使是砍价群,也存在风格的差异。

在一个砍价群中,我发现这个群设有全员禁言的限制,只有管理员不断发布淘宝优惠券的链接。原来,这个群实际上是一个淘宝客推销群,以“拼多多互砍”的名义存在。

另一个2000人的群体中,96%的成员是女性,90后占据绝对多数。但这些年轻女性既不卖“萌”,也不闲聊。一进入群,我就不断收到群友的@,没有任何客套,直接一个字:“互”。

“互”的意思是互相帮忙砍价。

拼多多砍价互助 拼多多真人助力微信群

▵群成员构成

这些群友的背景如何呢?观察发现,他们大多是全职妈妈,也有一些是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此外还有不少没有固定工作时间的人,整体收入水平较低。我接触的许多人,多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这些人有更多的闲暇时间。

一位名为“追逐时间”的群友告诉我,她加入群组是为了帮助朋友砍价。她的朋友最终以免费方式获得了一款防晒衣,她自己也因此开始喜欢拼多多,每天都要逛逛。她的最佳成绩是以0元获得一个原价32元的保温杯。

26岁的“温度计”是一位带着两个男孩的全职妈妈,现居广东。她坦言,加入砍价群纯粹是为了拼多多的便宜。虽然她知道便宜的东西不一定好,但看到便宜的价格时,难以抑制购买欲望。“我买的都是日用品,质量不佳也不会心疼。”

我还遇到过两位十几岁的学生。她们表示,平常没有零花钱,而拼多多提供了免费的机会。

拼多多砍价互助 拼多多真人助力微信群

▵用户使用拼多多购物情况 数据来源:企鹅调研平台

在学生群体中,这种理由其实很普遍。我接触到的最小的拼多多用户是一名北京小学四年级的女生,她希望能够免费获得一款心仪的头绳。

除了那位生活在农村的女生,绝大多数用户并非真正贫困。例如“温度计”,她的丈夫是保险销售员,收入足以养活四口之家,但她仍乐于在砍价群中活跃。这其实成了她的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

她表示自己每天除了照看孩子,就是玩手机,现在玩手机还能“赚”到东西,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她曾尝试做过微商,但一年只卖出10件内衣后便放弃了。现在,她的目标是通过拼多多以0元获取商品,对她而言,这是一种“战利品”。

“追逐时间”也是同样。她喜欢这种成就感:只要每天花点时间找到足够多的人帮忙砍价,就能免费获得商品。除了砍价,她还开始找人帮忙拆红包——拼多多的另一种玩法,也需要找多个好友点进链接,直到拆完红包。成功拆出的红包金额一般为5.8元、8.8元,“也能抵消一些开支”。

当许多精英人士争论拼多多究竟是消费升级还是降级时,那些忠实的砍价群用户根本不关心这些争论。对他们而言,拼多多就像一款游戏,通过与真实世界相连的金钱获取满足感。

“反正我也没别的事做。”很多群友这样说。

在我潜水的这一周内,我见证了许多用户成功拆出5.8元的红包,花不到10元买了8盒抽纸,免费获得原价60的滑板车、原价28.9的口红、原价37的地垫……但这些成就的概率还是相当低的,毕竟每个2000人的群中,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得这些优惠。

拼多多砍价互助 拼多多真人助力微信群

▵拼多多APP上的口红价格

尽管如此,许多人即使只是将1元钱的头绳砍到0元,也会感到兴奋。他们不仅获得了游戏中的成就感,还能真实地拿到商品,这种体验难道不值得追求吗?“温度计”才会觉得,“即便质量不好,丢了也不心疼”。

拼多多砍价群规律2:砍价能力也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拼多多对砍价设定了许多规则。其中最明显的歧视是,新拼主一次能砍掉三五块钱,而老拼主每次只能砍掉1分钱。

这一规则使得热衷砍价的用户需要不断寻找新拼主,以获取其最有价值的“初刀”。新拼主往往是老拼主的朋友,为了帮朋友砍价,必须下载APP并注册。这种策略无形中促进了拼多多用户的快速扩张。

为了砍到一款37元的补水仪,群友“小絮”找了近

10个老用户,总共只砍掉了0.27元。她清楚地知道,“这就是拼多多的套路”。尽管如此,小絮仍然努力发展了两个新用户来帮忙砍价,但最终距离0元还有很远。

数据显示,从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拼多多在移动端的注册用户已超过1.5亿,而2018年3月的数据表明,拼多多的日活跃用户达到了4310万。这些数据从侧面证实了拼多多在短短三年内成功将活跃买家数字扩展到3.44亿,但其中约33%的用户实际上只是作为那批忠实用户的陪衬。

拼多多砍价互助 拼多多真人助力微信群

▵拼多多APP的用户数据

当新用户难以拓展时,老拼主虽然价值不高,但仍然是可以利用的资源。砍价群的出现和数量的增加可能就是这种需求的体现。我所加入的砍价群在短短5天内全部满员,而这些群组中的大多数也不过才成立了不到半个月。

根据拼多多的规则,每个砍价链接同一用户一天只能砍一次,而每个用户24小时内最多只能砍三次。砍价链接的有效期也仅为24小时,超时后之前的砍价金额会被清零。如果还想购买该商品,就必须重新开始。

由于“砍刀”变得稀缺,“砍价”成为了一种可以交换的资源。如果希望别人帮忙砍价,你也需要帮别人完成一些任务。这些任务通常包括下次回帮砍价或拆红包等。

这种帮助的交换并没有明确的契约,完全依赖个人自觉。在一个微信群里,我刚加入时,就看到一个名为“混世小魔女”的群友正在指责某人,“这个人真的很恶心,还敢进群”“已经骗了我几次”“大家千万不要相信他”……

在群里待了两天,我才明白,“混世小魔女”被另一个群友骗了好几次所谓的“刀”——即原本承诺的砍价帮忙,结果对方忽视了她的请求。这种行为不仅让她失去了在24小时内砍价的机会,也减少了她被砍价的机会,可能最终导致她无法获得商品。被骗的群友通常会在群里揭发这种行为。

这种公开指责的情况在每个群里都发生过几次。这相当于一种大字报式的揭露,被揭发为“骗刀”的人几乎不会再受到群友的信任和帮助。

一位拥有8个群的资深拼多多用户分享道,在砍价群里,诚信是最重要的,只有守信用、愿意帮忙砍价,才能在群里立足。她混迹群中大半年,只遇到过两次被骗刀的情况,“大家都会选择诚信,这就是唯一的规矩”。

把诚信和拼多多的假货问题联系起来,确实显得有些反差。但我只能说,她的运气非常好。作为一个拼多多新人,我在入群的第二天,就遭遇了一次骗刀的经历,而且还是“含金量”最高的“初刀”。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初中女生曾表示愿意和我分享砍价群的技巧,但前提是我先帮她砍价。结果,她在需要我帮忙时却忽视了我的请求,让我白白浪费了一次宝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