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里的那个座位 第一次去咖啡厅要注意什么

2024-09-2501:32:54综合资讯0

本文发表于《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19期,原文标题为《我们为何钟情于咖啡馆》

文/徐菁菁

摄影/霍城

咖啡馆里的那个座位 第一次去咖啡厅要注意什么

在东京蓝瓶子咖啡南青山店

空间的魔力

在四月初的一个午后,我完成了一次采访,走在北京鼓楼大街上。春风拂面,虽凉意十足,但我突然渴望温暖的松饼。一年前,我常在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工作。毫不犹豫,我走进了那家熟悉的咖啡馆,却发现我最喜欢的座位已被一个人占据。令人意外的是,我认识他。我的同事张星云正专注地在笔记本电脑上工作。

尽管北京有两千多家咖啡馆,但这次相遇并非偶然。我们都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来创作。如果赶上截稿日,在家办公往往效果不佳。家中的干扰无处不在——电视的声音、厨房的诱惑,甚至懒洋洋的打瞌睡。走进咖啡馆,仿佛是一种仪式。坐在那儿,就能专心致志,仿佛身心都焕发了活力。毕竟,来这里一趟,应该有所收获。

研究表明,70分贝的背景噪音最有助于创意工作的完成。网站专门模拟咖啡馆的背景音效。对我而言,咖啡馆的魅力在于提供了“观众”。心理学中的社会促进效应(Social facilitation)表明,有他人在场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在咖啡馆,周围人的认真态度会促使你也投入工作。咖啡馆独有的氛围,既不如卧室般慵懒,也不如办公室那般正式,为工作增添了轻松感。

咖啡馆的环境对写作者的要求往往一致。这家咖啡馆的简约工业风与老北京院落风格相得益彰,给人放松的感觉;空间宽敞,不会互相干扰;桌子足够大,能舒适地摆开电脑和书籍;菜单种类丰富;服务员热情体贴;卫生间的整洁度也很重要。咖啡馆中央有一个庭院,我们的座位位于连接前后两间平房的走廊上,既不显孤僻又颇具私密感。疲惫时,透过落地窗可以看到庭院中的老树,四季更替,令人心旷神怡。张星云将咖啡馆视为生活的延展,在工作一天后,他会将包存放在店里,去什刹海跑步或看脱口秀,然后继续在咖啡馆工作到深夜。

咖啡馆里的那个座位 第一次去咖啡厅要注意什么

东京筑地市场的“爱养咖啡”已有近百年历史

我们对咖啡馆的喜爱还有另一层原因。写作常常是孤独的,尤其是长期独自在家时。我们渴望摆脱孤独却又不希望被打扰。奥地利小说家阿尔弗雷德·波尔加(Alfred Polgar)对此有句精辟的评论:“咖啡馆中的人们,既厌恶又渴望世人,他们想要独处,却需要有伴来共享这份独处。”

咖啡馆提供了一个小小的私密空间,但却能与周围环境产生奇妙的互动。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描绘了他在圣米歇尔广场咖啡馆工作的情景。他常常抬起头,注视着走进咖啡馆的美丽少女,陷入想象与创作的兴奋中。他将她的形象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而每次低头继续工作时,故事却自然而然地展开。每次抬头,海明威都会感到创作的灵感如潮水般涌来。

有时,咖啡馆本身的魔力便足以吸引人。上海作家陈丹燕在异国他乡的咖啡馆中完成了大量写作。她记得在德国一个小城里,有家咖啡馆由旧剧院改建而成。咖啡馆中充满了剧院的旧物,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在这里,陈丹燕完成了自己重要的书籍构思。

公共空间与私人生活的融合

显然,大多数人不会孤身一人去咖啡馆。石青研究咖啡馆的历史发现,许多地方的咖啡馆最初就是为了聚集特定群体。例如,英国的咖啡馆历史上曾经是商业阶层的社交场所。第一家咖啡馆由商人托马斯·霍斯基于1650年开设,专门接待商业伙伴。英国的证券交易所也起源于咖啡馆。1687年,劳埃德咖啡馆在塔楼街开设,成为伦敦航运业的信息中心,并孕育了劳合社。今天的咖啡馆仍然扮演着类似的角色。上海的“那行咖啡”由建筑师们开办,经常举办相关展览;东京的“genron”咖啡馆则举办学术讲座和课程,为各种领域的专家提供交流平台。

虽然大多数咖啡馆不会有如此明确的社会阶层特征,但选择去什么样的咖啡馆仍然反映出个人的身份和品味。有时,我会选择连锁品牌的咖啡馆与采访对象见面,因为这些地方比较中立,能够给人安全感。我的一位白领朋友指出,第一次见面时在办公室较为正式,第二次见面选择咖啡馆可以聊些轻松话题,建立私人关系。当谈及重要事项时,回到办公室会更合适。咖啡馆作为工作场景的延伸,真正约朋友时,大多数人不会选择这些地方。

咖啡馆里的那个座位 第一次去咖啡厅要注意什么

澳大利亚墨尔本Patricia Coffee的店员

约会时,我倾向于选择一些独立的小店,这些小店的独特风格代表了个人品味,并且适合与亲密的人共享。有些人喜欢打卡网红店,这些店铺时尚有趣,成为朋友圈的一种展示。但也有朋友对网红店感到厌烦,认为其中的嘈杂氛围让人不自在。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认为,现代生活中的时尚满足了个人差异化的需求,咖啡馆文化正是这种趋势的一部分。在各种风格和品味中,咖啡馆成为了不同阶层和生活方式的象征。

有些咖啡馆则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真正融入了私人生活。石青在上海的经历表明,弄堂咖啡是上海的独特现象,体现了咖啡馆从公共空间到熟人空间的转变。在许多有咖啡文化的国家,咖啡馆是城市生活中的温馨驿站。“大小咖啡”的创始人张一芃在开普敦留学时便爱上了咖啡馆的氛围。墨尔本的ST. Ali则坚持一套亲切的服务标准,每天为熟客提供个性化的咖啡体验。ST. Ali的咖啡师记得每位顾客的名字和习惯,能够在他们进门时递上预备好的咖啡。“在咖啡馆,客人会自然地与咖啡师交流,释放压力”,Alicia说。咖啡馆的独特魅力往往在于主理人的情感联结,他们将咖啡馆与客人之间的联系建立得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