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在哪里 韶关丹霞山地貌

2024-09-2601:13:33综合资讯0

丹霞地貌在哪里 韶关丹霞山地貌

当日出洒落在广东丹霞山时,丹霞山与晨曦交相辉映。图片来源:pixabay/sammyzezu

- 图书君语 -

徐霞客语

壁立千仞,两崖相夹

裂隙中通,一线贯通

行走其中,令人心惊胆寒

丹霞地貌的秘密

丹霞地貌在哪里 韶关丹霞山地貌

丹霞地貌在哪里 韶关丹霞山地貌

丹霞地貌在哪里 韶关丹霞山地貌

丹霞地貌在哪里 韶关丹霞山地貌

迷人的丹霞地貌。以上图片:视觉中国。

在自然界中,丹霞地貌无疑是最为绚丽的地质奇观。

这类地貌以高耸陡峭的红色崖壁为特征。岩石裸露在外,岁月风霜、水流冲刷的痕迹在岩面上绘制出自然的画卷。

丹霞地貌在哪里 韶关丹霞山地貌

沐川竹海的丹霞红岩层。图:《发现四川》

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东部沿海到青藏高原的高峰,

丹霞地貌几乎遍布整个中国

中国丹霞地貌分布图(1992 据黄进)。图:刘江龙《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形成机理及其地学效应研究》

五百年前,旅行家徐霞客行遍名山大川。当他来到武夷山时,短短三天里就走遍了山间的每一寸土地。

面对眼前的奇特峰峦与曲折山路,他不禁惊叹道:“两崖夹峙,壁立参天,中通一线,上下尺余,人行其间,毛骨悚然。”红色的岩层让他感叹其“青紫万状”,“岩高亘赤如城、霜翎朱顶”。

武夷山丹霞与九曲溪。图:视觉中国

1929年,地质学家冯景兰在两广地区考察时,发现了大量红色砂砾岩层,尤其在粤北丹霞山的分布最为广泛。

冯景兰,丹霞地貌的发现者与命名者。图:Wikipedia/CC BY-SA3.0/杨家骆《民国名人图鉴》

高耸如堡垒的山峰和层叠的奇石、石桥、石洞构成了一幅幅壮观的画面。

日出时的丹霞山景象。2010年,包括广东丹霞山在内的江西龙虎山、福建泰宁、浙江江郎山、湖南崀山以及贵州赤水的丹霞,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图:pixabay/sammyzezu

精通岩石学的冯景兰立刻意识到,这种地貌在地质书籍中从未被提及。当地人称这座山为

丹霞山

,寓意“红色的彩霞”。

由于这个名字的直观性,冯景兰决定将这种地貌命名为

丹霞

丹霞山。图:视觉中国

早在

三国时期

,曹丕在《芙蓉池作诗》中用“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来描绘绚丽的彩霞。

《明嘉靖南阳府制校注》记录,禅师在南阳丹霞山见到“每至旦暮,彩霞赫炽,起自山谷,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因而以丹霞为名,开山建寺。

耀眼的丹霞红。图:视觉中国

相比之下,喀斯特和雅丹等地貌多为外国人所命名。

丹霞则是首个由中国人自主发现并命名的地貌,且其命名富有传统文化意味。

丹霞的红色砂砾岩层,是其独特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图:视觉中国

丹霞地貌上,时间与文明的痕迹随处可见。

当地居民的生活,包括生老病死,皆与周围的丹霞山地密切相关。

湖南崀山的八角寨,广东丹霞山的巴寨、屯军寨,这些寨子都见证了人类在丹霞地貌区的活动。

图:视觉中国

在这里的“寨”,除了常见的“村子”含义外,还代表着一种军事防御的设施。

山顶的平缓地带能够容纳大量人群,而陡峭的山势则增加了防守的难度。

位于山顶的八角寨。图:视觉中国

丹霞地貌中常常藏有隐秘的石穴。

这些地方在战乱时成为了居民的避难所。

在丹霞地貌广泛分布的武夷山区,岩壁的裂缝中偶尔可以看到黑色的木质悬棺。

武夷山悬棺。悬棺被放置在岩层的裂缝中。图:Wikipedia/CC BY-SA3.0/Zhangzhugang

早在商周时期,当地古人便采用这种神秘的埋葬方式。

丹霞之红,庄重且永恒,古人视其为鲜血的象征,象征生命的活跃。在生命终结时,这里也成为灵魂的归宿。

丹霞山体的陡峭崖壁直插云霄,有时山峰上仅有狭窄的山道可供攀登,仿佛可以通向天宫。

古人对来世的期待,使得陡峭的丹霞崖壁被视作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阶梯。

在丹霞地貌较为发达的地区,几十米高的悬崖是理想的悬棺葬地点,可以将棺木“置于千仞之上”。

高耸的丹霞山体,成为悬棺葬的理想场所。图:视觉中国

中国大地上的丹霞地貌让人们得以通过山水寄托情感。许多中国文化载体也与丹霞地貌息息相关。

道教

认为,人间是仙界的映射,天宫应当与帝王的宫阙相似。丹霞山的陡峭、冷峻与清幽,正符合道教对仙境的设想。

丹霞地貌为道教宫观提供了绝佳的环境。图:视觉中国

山顶的平地或风化形成的山洞,常成为道教信徒修建道观的理想场所。

这样一来,道观的险峻位置和隐秘性充分展现。丹霞与道教名山、名观有许多重叠之处,实属自然。

西汉末年,佛教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进入中国后,

分布着丹霞地貌的陇山、河西走廊及天山两侧,成为佛教徒开凿石窟的首选地

河西走廊。两侧的丹霞地貌广布平坦谷地。摄/李勇俊

丹霞地貌垂直节理的形成,常会造成高达数十米的悬崖,与河流结合,营造了庄严的佛教氛围。

乐山睡佛。图:《发现四川》

乐山大佛。图:《发现四川》

<p

广东丹霞山在日出时分呈现的美丽景象,山与朝霞相映成辉。来源:pixabay/sammyzezu

- 图书君语 -

徐霞客的描绘:

两侧悬崖如削壁,高耸入云

中间仅有一线通行,上下仅寸余

在这狭隘的缝隙中行走,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丹霞

的真相是什么?

丹霞地貌展现了绚丽的自然奇观。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丹霞地貌,是大自然馈赠的极致地质遗迹。它由一系列直立而陡峭的红色岩壁构成,这些岩壁裸露在外,经过岁月的风霜雨雪雕刻出独特的纹理,使得大地宛如画布,展现出一幅壮丽的景象。

沐川竹海中的红色丹霞层。图:《发现四川》

广东莲花山的古采石场。摄/陈碧信

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丹霞地貌几乎遍布整个中国,甚至在东部海岸带和青藏高原的4000米高空都有其踪影。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图(1992年,数据来源于黄进)。图:刘江龙《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形成机理及其地学效应研究》

500年前,徐霞客游历四方,亲踏武夷山。他用三天时间,细致地探访了这片山水。奇特的红岩峰峦和曲折的山路,让他不禁惊叹:“两崖夹峙,壁立参天,中通一线,上下尺余,人行其间,毛骨阴悚”。他还对这里的红色岩层发出赞美:“青紫万状,岩高亘赤如城、霜翎朱顶”。

武夷山的丹霞风光与九曲溪。图:视觉中国

1929年,冯景兰在两广地区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了这一片红色砂砾岩层,特别是粤北的丹霞山地区,其发育最为完善。

冯景兰,丹霞地貌的发现者与命名者。图:Wikipedia/CC BY-SA3.0/杨家骆《民国名人图鉴》

这些山峰如堡垒般突兀,奇石、石桥、石洞排列成趣。2010年,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福建泰宁、浙江江郎山、湖南崀山以及贵州赤水等地的丹霞组成的“中国丹霞”,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图:pixabay/sammyzezu

精通岩石学、矿床学和地文学的冯景兰很快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地学著作提及过它。

当地人将这座山称为

丹霞山

,意即“红色彩霞”。这个名称直观地描绘了山的特质,冯景兰便沿用了这个名字,为这种地貌命名为

丹霞

丹霞山。图:视觉中国

早在

三国

时期,曹丕曾在《芙蓉池作诗》中描绘了绚丽的彩霞:“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明嘉靖南阳府制校注》记载,天然禅师在南阳丹霞山看到“每至旦暮,彩霞赫炽,起自山谷,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因此将山命名为丹霞,并在此开山建寺。

耀眼的丹霞红。图:视觉中国

喀斯特和雅丹等地貌,都是外来命名,而

丹霞是唯一一个由中国人自主发现并命名的地貌

,其名称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

丹霞的魅力在于其红色砂砾岩层,这些岩层是丹霞美景的核心。图:视觉中国

丹霞地貌上,留下了时间与文明的印记。

当地人的生活与丹霞山息息相关,从生老病死都与这片地貌紧密相连。

湖南崀山的八角寨和广东丹霞山的巴寨、屯军寨,这些寨子都是人类在丹霞地貌中的居住痕迹。

图:视觉中国

这些“寨”,不仅仅是“村子”的意思,更是一种军事防御设施。

较为平缓的山顶可以容纳数十人,陡峭的山势则让其易守难攻。

八角寨坐落在山顶之上,俯瞰四周。图:视觉中国

丹霞地貌中还常出现隐秘的石穴,这些地方在战乱时期成为避难所。

在丹霞地貌遍布的武夷山区,直立的山壁岩缝中,偶尔可以看到黑色木质悬棺。

武夷山悬棺。棺木被置于岩层裂缝中。图:Wikipedia/CC BY-SA3.0/Zhangzhugang

早在商周时期,这种神秘的埋葬方式就已经被古人使用。

丹霞的红色象征着鲜血的流淌与生命的活力,古人将此视为灵魂的寄居之处。

丹霞地貌的崖壁直插云霄,山峰往往只有一条小道供人攀登,沿着山崖向上攀登,仿佛能够抵达天宫。

古人们希望死后能在另一个世界重生,陡峭的丹霞崖壁仿佛通向另一世界的阶梯。

在丹霞地貌发育良好的地区,数十米高的悬崖峭壁是理想的悬棺葬地,满足将棺木“置于千仞之上”的条件。

高耸入云的丹霞山体,为悬棺葬提供了理想场所。图:视觉中国

中国的丹霞地貌,让人们将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中国文化中许多元素也与丹霞地貌紧密相关。

道教

认为,人间如同仙界的映射,天宫应与人间帝王的宫殿相似。丹霞山的陡峭、冷峻与幽静,正好契合了道士们对仙境的设想。

丹霞地貌为道教宫观提供了绝佳的环境。图:视觉中国

山顶平台或风化形成的山洞,成为道教信徒们建立道观的理想之地。

道观依托于险峻的山巅或隐秘的山洞,展现出险要和神秘的特质,这也使得丹霞与道教名山、名观有诸多重合之处。

佛教在两千多年前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陇山周围、河西走廊和天山两侧的丹霞地貌成为佛教石窟开凿的首选地

河西走廊。两侧遍布丹霞地貌的平坦谷地。摄/李勇俊

丹霞地貌

不仅仅是地质奇观,它还成为文化和宗教的象征。早期佛教徒将丹霞山的自然景观与他们对佛教圣地的期望相结合,在这些山体内开凿了许多石窟。图:视觉中国

丹霞山的石窟群中,流传着许多佛教的艺术和经典,这些古老的遗迹至今仍吸引着大量的朝圣者和游客。图:Wikipedia/CC BY-SA3.0/Janvanraay

丹霞地貌的分布范围广泛,从北方的河西走廊到南方的广东,都是它的身影。而其独特的地貌形态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得它不仅仅是自然奇观,更是人文和历史的瑰宝。图:视觉中国

探寻丹霞的旅程,不仅是对地质奥秘的探索,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深入了解。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每一处岩层都记录着历史的脚步,每一座山峰都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无论是站在山顶俯瞰大地,还是走在山间小道上,丹霞地貌的壮丽景色和深远意义总能让人感受到自然与文化的深刻交融。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