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学不知道 人不学不知道的意思

2024-09-2601:52:03综合资讯0

人不学不知道 人不学不知道的意思

图自边城

注释|许幻

序:

尽管《学记》被后世尊为教育经典,但其内容已距今两千年之久。现代读者应当深入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多次阅读并反复琢磨,以期获得透彻的理解。朱熹曾言:“学习的关键在于深入探究原理,而探究原理的途径在于读书,读书的精髓在于循序渐进。”这或许就是此意。

原文:

求③善良,足以謏④闻⑤,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⑥,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⑦,必由学乎!

【注】

③求:指寻求和招募,是一种外在的需求。

④謏:发音为xiǎo。

⑤闻:音wèn,意为知晓、听闻,古代有“往曰听,来曰闻”之说。

謏闻:指小范围的声誉。

⑥就贤体远:即礼贤下士,体恤远地的官员。

⑦化民成俗:化即教化,指通过教育使民风变得优良。——朱熹

【释】

“君子”在古时有两层意思:

一为高位者,如天子或诸侯;

一为有道德修养和广博知识者。《礼记·曲礼》:“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本处为前一释义。

【译】

国家发布法令,寻找善良之人来治理,虽能获得一些声誉,却不足以感动大众。执政者通过礼贤下士,体恤边远地区的官员,能得到更多支持,但仍无法完全教化民众。要使民众素质提高,使国家风俗变得优良,必须依靠教育。

【评】

本节揭示了教育在治国理政中的首要地位。教育与学习必须并重。几年前我曾写过《犹太子教子枕边书》读记,比较了犹太人和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深感犹太人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

实际上,中国古代对教育的重视并不逊色。早在尧舜时期,已有了类似学校的“成均”,不仅作为教育场所,也承担了养老功能。隆重的祭祀和誓师大会也在此举办。

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已经认识到教化民众的重要性,但由于时代和政治制度的限制,“化民成俗”的道路走得艰难而漫长。直到清末,教育仍未普及。

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期间,接受西方思想的学者对晚清的腐败深感痛心,批评文言文对国家的负面影响,政府遂废止文言文,教育完全西化。

如今看来,百年前的做法或显偏颇,导致中国传统文化断层。现代读者阅读古典书籍时,若无注释常难以理解。

我们应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些历史问题。

诚然,白话文的普及,使得乡村居民得以识字,不再因“男”“女”字眼而出现尴尬情形。

1934年,中国80%的人口文盲,约3.4亿人。经过多年的努力,现今中国已基本消除文盲。基础文化的普及程度前所未有。

我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抨击他人,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眼光更远,思想更通达,对世界以温柔的态度待之。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①。故古之王者建国君②民,教学③为先。《兑④命》曰:“念终始⑤典⑥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

①道:指道理,或天地人伦之道。

②君:统治,治理之意。

③教学:教育之意。

④兑:通“说”,音yuè。

⑤终始:出自《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⑥典:古训之意。《兑命》:“学于古训,乃有获。”

念终始典于学:铭记先王的典籍,始终学习。

【释】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即取自此意。

《兑命》:商高宗武丁梦见一名为傅说的圣人,梦醒后下令四处寻找,最终在建筑工地找到正在劳动的傅说,并重用他。《史记·殷本纪》有载。《孟子·告子》也有“傅说举于板筑之间”之说。高宗与傅说交谈,发现其才华,遂重用之。傅说的遗书名《兑命》,分上、中、下三篇。

终始:出自《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以树木为例,根为本,枝为末;以一年为例,冬为终,春为始。

《庄子·逍遥游》有言“朝菌不知晦朔”,指的是早上生长的菌类植物,不知月末月初的概念。

周朝时,冬初颁布来年的历书,记录闰月及每月初一等。《论语·八佾》提到的“告朔之饩羊”,即指此事。一年有终有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

未经雕琢的璞玉无法成为精美的玉器;人若不学习,难以明白人生的道理。古时的君主在建立国家和治理民众时,都把教育置于首位。《尚书·兑命》说:“要铭记并学习先王的典籍,始终如一。”这就是这个道理。

【评】

此节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古时的教育注重品德和文化。先秦时期,文化思想高度发展,教育文献不断涌现。历代帝王都重视教育,认为这是国家之根本。

汉高祖刘邦曾在鲁地亲自祭孔,开创了帝王祭孔的先河,使尊师重教成为一种风尚。汉武帝刘彻则设立了文教政策,推动学校的建立和教育的普及,对汉代文化统一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宋时期,经济繁荣,书院和太学影响深远。明朝朱元璋颁布建立学校的旨意,使全国教育得以普及。历代对教育的重视一以贯之,传承至今。

前人如此,我们岂敢懈怠!

(待续……)

导读篇:

不拘前人译述,以个人见解浅评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转发,版权归作者所有

人不学不知道 人不学不知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