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的30次方等于多少 一分钱的30次方

2024-09-2702:46:52综合资讯0

虚假内容的创作动机

近日,一段视频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视频展示了一名外卖员在暴雨中痛哭流涕的场景,并配有文字说明“外卖小哥在大雨中送了三单,第一单被雨水淋湿,第二单地址不详,第三单骑车摔倒……”此视频迅速引起了网友们的同情和关注。

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大白——这段视频实际上是由名为张某的男子故意拍摄和虚构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关注和粉丝,从而进行带货营销。张某因这一行为已受到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

在当前的短视频平台上,一些博主为了获取利益,常常设计虚假的剧情来吸引观众的眼球,甚至故意制造争议以引发关注。获得足够流量后,他们便通过虚假的人设进行直播带货。

短视频内容创作是否应设有界限?虚假剧本和假人设是否触及法律底线?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有一则图文视频引发了广泛讨论,内容为某学院学生投稿称“我的男朋友让别人怀孕了,现在要求我给钱打胎,而我没有钱,他让我去卖身,我该怎么办?”这段视频迅速传播,浏览量高达数十万,警方调查发现这是两名安徽合肥学院学生合谋捏造的虚假内容,最终两人也因虚假行为受到行政处罚。

《法治日报》记者的调查显示,类似的虚假短视频并不少见。很多博主为了引流,往往选择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剧情编造,比如“悲惨外卖员”、“男女对立”、“失足少女”等。这些虚假的剧本一经发布,常常引发广泛讨论。有些博主甚至利用这些虚假内容为商品做虚假宣传,让观众误以为真实,从而进行消费。

专家指出,尽管短视频平台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开放的创作空间,但内容创作应该有明确的界限。平台有责任治理虚假内容,建立健康的网络环境。也需要加强对创作者的法治教育,引导他们创作更加真实和优质的内容。

虚假剧本的后果

严重后果与法律责任

最近,有网友发布了一段视频,内容是“女子在野外直播被两名男子强行剃光头并带离现场”,这段视频引起了大量关注。经过调查,发现视频中的女子和她的朋友策划了这个虚假的剃头剧本,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赚取网络流量。最终,相关人员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网友在观看视频时,若发现内容虚假,会感到极度愤怒。“为了流量什么都做得出来”“造谣容易,辟谣难”“现在虚假剧本满天飞,如果真的发生类似事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一些网友仍对视频内容深信不疑,认为“不像是假的”。

桑女士,一名拥有近百万粉丝的短视频博主,分享了她的创作经验。她指出,编写剧本和演绎剧情在短视频创作中非常常见。例如,她有时会编造一个在商场发生的故事来吸引观众,尽管这些故事并不真实。她提到,创作者为了保持流量,往往会不断制造新的话题,以达到引流的效果。

一些网红经纪公司也在流水线上输出虚假的剧本和人设,用各种模板迅速包装账号,然后进行带货变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何天平表示,短视频平台提供了灵活的创作空间,但有些博主为了追求流量,不惜采用虚假的内容创作手法。尽管平台对内容监管逐步加强,但很多虚假内容仍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李悦指出,尽管网络上具有创作自由,但虚假的剧情和信息不能触及法律的底线,例如捏造信息、侵犯他人权利或扰乱公共秩序等。虚构的剧情如果导致严重后果,相关人员将承担法律责任。

李悦还指出,如果虚假内容侵犯了个人名誉权或商誉权,侵权者需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责任。如果散布谣言、虚假警情或疫情信息,可能会面临治安拘留和罚款;如果虚假宣传涉及广告法,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

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虚假信息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假人设的直播带货

夸大宣传的危害

在山西太原,王先生发现自己的父亲在多个虚假直播间里越陷越深。王先生的父亲,70岁的老王,最近迷上了短视频,不久前开始购买各种“无用”的商品,如山水摆件、字画等。家人询问时,老王总是回避,直到王先生无意中听到直播间内主播的推销声音:“爸爸妈妈们,这是我为你们抢到的宝贝……”听到这些,老王立即操作下单。

老王表示,他关注了多个“正能量”的主播,坚信他们都是亿万富翁,经营着商业帝国,还在各地做善事,出售的商品也都极为珍贵。王先生发现,这些主播的账号昵称大多是“××集团”“××家族”,他们在主页发布的视频大肆宣传自己的“富豪”身份,并通过评论区获得支持,吸引观众观看。

王先生指出,这些主播通过虚假的人设和剧情来引导消费者购买商品。有些主播甚至利用多个账号形成矩阵,通过虚假情节引导购买。例如,有一个主播在直播中演绎了“下乡助农遇阻拦”的剧情,随后转向销售“人参丸”,声称原价800多元的“人参丸”现价50多元,迅速吸引了大量观众下单。

王先生曾举报这些虚假直播间,但效果不佳。举报过程中需要提供截图和文字描述,难以概括问题,导致举报难以成功处理。即使确认违规,主播们通常会换号继续进行虚假活动。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检索“直播 剧本”“正能量主播”等关键词发现,许多网友反映遇到过类似的虚假直播间,这些直播间的“富豪”人设常常用于夸大商品功能,欺骗观众。

除了“富豪”人设,还有大量存疑的“成功学大师”、“贫苦农民”、“情感专家”等人设在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今年3月,四川省凉山州法院对“凉山孟阳”“凉山阿泽”案做出判决,网红主播被虚假包装成贫困农民,以“助农”为噱头销售假冒的凉山农产品,非法获利超过1000万元。8人因虚假广告罪被判刑和罚款。

李悦指出,在直播带货过程中,虚假的人设和剧情夸大商品效果,可能构成违法行为。如果主播虚构权威身份误导消费者,可能涉嫌欺诈;如果过度夸大商品效果,则可能违反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记者发现,一些平台对虚假剧情的处理较为宽松,许多博主在标注“剧情演绎”后,依然可以顺利发布内容。这对中老年人等观众的警示效果有限,他们往往对虚假的内容深信不疑。

中国传媒大学的程科副主任表示,“剧情演绎”标注的根本目的是保障观众知情权,使他们不会混淆真实内容与娱乐产品。即使标注了“剧情演绎”,创作者仍需确保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创作者的创作空间应得到保护,但对公共秩序的界定应尽量明确,方便创作者了解内容创作的边界。

在现行法律体系下,涉及老年人因缺乏对短视频平台的了解而受到虚假内容影响的情况,法律应给予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