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蜡像馆 上海美术馆近期展览表

2024-09-2801:21:55综合资讯0

文/快哉风

蜡像的精致与生动常常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尤其是当它们与历史上的真实事件相结合时,这种恐怖感便显得尤为明显。杜莎夫人蜡像馆,作为全球最著名的蜡像馆之一,其背后的历史更像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恐怖片。

上海蜡像馆 上海美术馆近期展览表

中国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蜡像

杜莎夫人蜡像馆不仅因其蜡像质量而闻名遐迩,而且其创始人的传奇经历更为引人入胜。玛丽·格罗舒兹,即后来的杜莎夫人,生于1761年的法国斯特拉斯堡。她在幼年时失去了父亲,跟随母亲迁居瑞士,成为了一位名叫菲利普·库尔修斯的医生的家务助理。库尔修斯不仅是医学专家,还精通蜡像制作,玛丽因此迅速掌握了这一技艺。

上海蜡像馆 上海美术馆近期展览表

杜莎夫人的蜡像(伦敦本馆)

玛丽随库尔修斯来到巴黎后,其非凡的天赋使她很快在蜡像制作领域崭露头角,她制作了伏尔泰、卢梭和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蜡像,一时间声名鹊起。在巴黎,她与皇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曾在凡尔赛宫住了长达九年。

上海蜡像馆 上海美术馆近期展览表

青年时期的玛丽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却让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等贵族被送上断头台,而玛丽也因被视为皇家支持者而被捕。她在狱中度过了三个月,头发被剃光,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上海蜡像馆 上海美术馆近期展览表

路易十六被断头台斩首的画像

幸运的是,玛丽凭借其蜡像制作技艺,达成了一项“恐怖交易”得以获释。她在回忆录中提到:“我向议会承诺制作断头台上受害者的死亡面具,这虽然恐怖,却是我唯一的生路。”

上海蜡像馆 上海美术馆近期展览表

玛丽在监狱里制作死亡面具

死亡面具,即用蜡或石膏制作的死者面孔的模具,用于肖像创作或纪念。在西方,这一传统由来已久,自罗马帝国时代开始便有所记载,如但丁、贝多芬等许多名人的面容都曾被制作成死亡面具。

上海蜡像馆 上海美术馆近期展览表

拿破仑的青铜死亡面具

制作这些面具往往需要从尸体上直接取模,这使得这一工作充满了令人不安的现实感。玛丽被迫使用断头台上的头颅来制作这些面具,这些头颅中包括她的老朋友,如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尸体与头颅被处理后,玛丽被迫在玛德琳公墓的野坟中寻找她的头颅,以完成面具的制作。

在大革命期间,玛丽制作了大量的死亡面具,包括路易十六、玛丽·安托瓦内特、兰巴勒公主等人的面具。她通过这些特殊的工作方式,深刻触摸了法国这段血腥的历史。

1795年,玛丽与土木工程师弗朗索瓦·杜莎结婚,生了三个孩子。这段婚姻并不如意,丈夫的懒惰和贪财让家庭经济陷入困境。为了改善经济状况,杜莎夫人带着她的蜡像来到英国伦敦,展览的成功令她迅速获得了英国观众的喜爱。

英国期间的杜莎夫人

杜莎夫人凭借对英国人喜好的敏锐洞察,迅速适应了市场需求,尤其是法国皇室的蜡像吸引了大量观众。她在英国居住了33年,并最终在伦敦贝克街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蜡像馆,其中“恐怖屋”尤为引人注目,展示了许多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处决的名人蜡像。

“恐怖屋”重现了法国大革命的断头台情景

杜莎夫人在88岁时去世,之后由她的儿子弗朗索瓦接管了蜡像馆,后继由孙子继承。如今,杜莎夫人蜡像馆遍布全球,包括伦敦、阿姆斯特丹、曼谷、柏林等地的分馆,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

<p st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