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眷恋(眷恋是什么意思)

2024-09-2902:34:46综合资讯1

家乡的味道,总是留在心底难以抹去的记忆。即使我们飞得再高、走得再远,对故乡的那份味道,始终伴随着浓浓的乡愁。中秋节来临时,是否让你想起了童年时那些美好的味道?

今晚,让我们通过经典的文字,重新体验那份故乡的情怀。

在中秋节这个重要的节日中,月饼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与端午节相比,中秋节的庆祝尤为特别。记得小时候,商店里售卖的月饼种类不多,里面的馅料包括青红丝、花生仁、核桃仁和白糖,类似如今的五仁月饼,甜得有些腻人。那时我牙齿不好,曾有几次在八月十五吃月饼时,因为牙痛而无法尽兴赏月。

爸爸曾抱着我,让我透过月亮寻找嫦娥的身影。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只看见一团朦胧的白色。那天晚上,孩子们会唱一首调侃蛤蟆的歌谣:蛤蟆蛤蟆气臌,气到八月十五,杀猪宰羊,气得蛤蟆直哭。我只能听到自己因牙痛而哽咽的哭声,觉得自己仿佛就是那只不幸的蛤蟆,因牙痛而无缘中秋的美食盛宴。

摘自迟子建《故乡的吃食》

赏月的乐趣,在于品蟹

我永远记得父亲中秋节的赏月习惯,而其中的乐趣便在于品尝蟹肉。每年七八月开始到冬天,父亲的晚餐总少不了一只螃蟹和一碗豆腐干。他总是在黄昏时分享受这顿晚餐,桌上总是有一盏洋油灯、一壶紫砂酒、盛热豆腐干的碗、一支水烟筒以及一本书,桌角坐着一只老猫。这些画面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中,我时常在一旁观看,有时他会分享蟹脚或豆腐干给我。我们兄妹都喜爱蟹的味道,尤其是为了父亲的喜好。相比之下,母亲更喜欢肉,蟹则让她烦恼不已,手指常被蟹螯上的刺伤。父亲总说她处理蟹的方式不够内行。

父亲总说,吃蟹是一种风雅的享受,要懂得其中的技巧。如何折断蟹脚,如何开蟹斗,如何处理蟹脚上的肉,以及如何将蟹螯上的骨头拼成美丽的蝴蝶……父亲对蟹的处理极其熟练,以至于陈妈妈感叹:“老爷吃下的蟹壳,真是蟹壳。”

摘自丰子恺《忆儿时》

风俗习惯,体现在小吃中

陕西这片黄土高原,丰富的风俗习惯深深地体现在当地的小吃中。凉皮摊主用三个手指捏起一份凉皮,碗碗份量均等。凉皮里加入焯过的绿豆芽、盐、醋和芝麻酱,再在辣椒油里蘸一蘸,味道鲜美,让人口水直流。

陕西人对腊汁肉的喜爱,最佳吃法是配上刚出炉的热白吉馍,这就是所谓的“肉夹馍”。虽然名字上是馍夹肉,但实际上,肉夹了馍更能体现其美味。购买者为了强调肉的美味,已经不再拘泥于语言的规范。

吃羊肉泡馍时,食客需自己动手撕馍,碎成如蜂窝般的碎块。厨师根据馍的碎片大小,分口汤、干泡、水围城等多种烹制方法,并用汤来调味,快速煮制后装碗。

摘自贾平凹《陕西小吃小识录》

清新甘美的滋味,弥漫在每一个家中

在家乡,每当秋天的早晨,许多乡亲在门前经过。男士们肌肉结实,身姿挺拔;女士们则裹着青花布头巾,虽赤脚却穿着短夏布裙。她们各挑着担子,盛满了鲜嫩的藕。在池塘边或小河旁,她们细心地清洗藕,以保持洁白的外观。这是清晨的风景,藕若沾满泥污,便失去了观赏的价值,因此她们极为用心地清洗。休息时,她们会坐在竹担上,挑选嫩藕或老藕,咀嚼解渴。过路的人们纷纷驻足,红衣小姑娘挑一节,白发老者买几根,这种清新甘美的滋味在家家户户中流行开来,几乎成为秋日的日常,直到深秋落叶时节。

摘自叶圣陶《藕与莼菜》

这些气味,告诉我生命的珍贵

家与房子不同,家需要有气味。我曾经有一种嗅觉上的快乐,每当母亲切蒜时,我就知道今晚的晚餐可能是蒜泥白肉。那股蒜香弥漫在我做功课的房间里。

当母亲几年前离世时,我常常感到那些气味仍环绕在我身边,她似乎并未离去。这些气味提醒我,生命是值得感激的,因为有人为你精心切蒜,为你准备螃蟹,切姜丝和醋。这些都是真正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