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怎么样 买电器去苏宁还是京东

2024-10-0201:45:35综合资讯0

苏宁易购近年来面临严峻的业绩挑战,尤其在2020年上半年,其财报显示业绩由盈转亏,令人深思。尽管公司历史悠久、门店遍布,但持续的亏损和资产出售成了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业绩反转的背后

在2020年8月29日,苏宁易购(002024.SZ)发布了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为1184.24亿元,同比下降12.65%,归母净利润则出现了1.67亿元的亏损,同比下滑107.79%。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2019年业绩下滑的延续。当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虽然增长了9.91%,达到2692.29亿元,但净利润却骤降至98.43亿元,扣非净利润更是下跌至-57.11亿元,主要得益于出售子公司的投资收益196.64亿元。由此可见,苏宁易购的盈利能力自多年前便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创始人的遗憾

张近东于1990年在南京创立苏宁,凭借电器零售迅速崛起,成为中国连锁零售的领军者。公司的业绩巅峰出现在2011年,那时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938.89亿元和48.21亿元,扣非净利润也有46.24亿元。但从2012年开始,尽管公司在规模上继续扩张,盈利能力却逐年下滑,自2014年起,扣非净利润转为负数,至今未能恢复。

虽然在许多年份内,苏宁易购通过资产出售维持了账面盈利,例如2014年出售华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及其房产,2015至2016年又继续出售房产和子公司股权,包括PPLive等,2017至2018年出售了阿里巴巴的股票,2019年则卖掉了苏宁小店及部分金融股权。但这种做法显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高成本与低利润

作为连锁零售的巨头,苏宁易购为何依然无法盈利?早年与国美争夺市场的辉煌已成往事,面对京东等电商的冲击,苏宁的盈利模式遭遇挑战。自2009年起,转型互联网后,公司的业务投入不断增加,亏损也随之加剧。2019年的亏损主要来自天天快递和电子商务,分别亏损17.86亿元和11.76亿元,而2020年上半年的表现与之相似。

分析其经营数据,发现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毛利率下降,费用却不断上升。2011年,公司的毛利率接近20%,如今却降至15%以下。虽然表面上营业收入在增长,但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却分别增长了10.52%和28.64%。

与苏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京东,后者经过多年的亏损后,逐渐通过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实现了稳定盈利。苏宁是否能借鉴京东的成功之路,成为未来的关键。

新业务的挑战与希望

近年来,苏宁易购积极进行投资,2019年收购了万达百货和家乐福的大部分股份,试图通过新业务寻求增长。尽管这些投资在2020年上半年带来了部分好转,扣非净利润减少至-7.45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也同比增长了101.99%,但对于整体的盈利状况仍显得捉襟见肘。

商誉风险的警钟

过去两年,苏宁的商誉减值已达数亿元。截至2020年6月,公司商誉余额达到74.78亿元,主要来自家乐福和万达百货等业务。随着股市的波动,公司的证券投资也面临不小的压力,初始投资96.86亿元,期末价值仅为57.75亿元。如此一来,依赖资产出售维持账面盈利的空间已愈发狭小。

张近东的个人资产虽不容小觑,但苏宁易购要想实现主业盈利,还需付出更多努力。未来,公司能否突破当前困境,回归盈利之路,仍待时间验证。

尽管苏宁易购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不断探索新业务和调整经营策略,仍有希望实现转型与复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在盈利与成长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公司发展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