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灯火,共庆佳节
每逢除夕,全家团聚欢乐时,长辈总少不了要给儿孙一些“压岁钱”,祈望孩子们度过一个“四方无事”的太平年。
古时的压岁钱是一种特制的铜钱,其形状是“孔方圆钱”。
但文字内容却十分讲究,具有独特的格调,每枚钱币都赋予求吉呈祥、消灾造福之意。
压岁钱的历史演变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又名厌胜钱、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专门铸造的避邪品,供人们佩戴和观赏。这种钱币最早出现在汉代,正面铸有吉祥语和文字,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则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据唐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内庭嫔妃,每到春时,每人禁中结伴至少三人,以掷钱为戏。”
王建的《宫词》中写道:“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急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
还有一首诗写道:“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寒日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
从这些诗文的记载与描述可以看出,唐代宫廷内散发金钱的风俗非常盛行。
《资治通鉴》第三十六卷也有记载:“杨贵妃生子,玄宗亲自前去看望,并喜赐杨贵妃洗儿金银钱。”这里所说的“金银钱”被用作护身符,挂在孩子身上以镇邪驱魔。王建的《宫词》中也有“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之句。
后来,除夕赐钱和给“洗儿钱”的习俗由宫廷传入民间,到了宋代就成为民间的重要风俗之一。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成为春节。
不少原本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了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了压岁钱的相关内容:“将彩绳穿过钱,编织成龙形,放在床脚,这被称为压岁钱。尊长分发给孩子的也被称为压岁钱。”
到了明清时期,压岁钱大多用红绳串起来赐给孩子。
清朝吴曼云在诗中写道:“一百枚钱穿彩线,拆开再包自藏金,商量炮仗谈价钱,孩子一夜忙个不停。”
由此可见,压岁钱牵动着孩子们的心,孩子们主要用压岁钱来购买爆竹、玩具和糖果等需要用到的物品。
民国以后
压岁钱逐渐演变为用红纸包裹一百文铜元,象征着“长命百岁”。
对已经成年的晚辈赠送压岁钱时,红纸包裹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
随着钞票取代货币后,家长们喜欢赠送一些号码相联的新钞票给孩子们。
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财源滚滚”、“节节高升”。
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
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祈祷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也随之改变。
如今,大人们更喜欢赠送新版纸币作为压岁钱,金额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这些压岁钱是赠送给孩子们作为春节礼品的,祝愿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
压岁钱的由来
关于压岁钱的由来,有一个在民间广泛传播的故事。
据说古时候有一种外形黑色手白色的妖怪,名字叫“祟”,它每年除夕的夜晚会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随后就会发烧,说胡话,最终变成痴呆的傻子。
人们害怕“祟”来害孩子,于是点燃灯火守夜,这被称为“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家庭,他们夫妻年老才得到一个儿子,将其视为掌上明珠。
到了除夕的晚上,他们害怕“祟”来害孩子,就让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不停地拆开包装,然后将它们放在枕头边。夫妻俩守着孩子,整晚都不敢闭眼睛,紧紧抱在一起。深夜,一阵狂风吹开了门,吹灭了火灯,一个黑小个子用白手摸着孩子的头,然而孩子的枕头发出一道亮光,吓得“祟”退了回去并发出尖叫。
管氏夫妇将孩子用红纸包裹的八枚铜钱吓退“祟”的经历告诉了大家。于是大家都学着在年夜饭过后用红纸包裹八枚铜钱给孩子,并将其放在枕头边。果然,之后“祟”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于是人们将这些钱称为“压祟钱”,后来因为“祟”与“岁”谐音,逐渐被称为“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