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贴春联作为春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早已成为了人们每年年末的必做之事。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堂屋、厨房等地方春联,尤其是在年三十这一天。而那时候的春联大多是亲自手写的,写完后用自家做的浆糊黏贴。农村家庭的春联常常包括堂屋、厨房、猪圈等地方,甚至猪圈的门口也会贴上“六畜兴旺”之类的吉祥对联,寓意着来年家畜繁荣、五谷丰登。随着时代的变化,手写春联逐渐被印刷的春联所替代,门楣上的横批也渐渐被忽视,不少家庭的春联形式变得简化,但不变的是春节里那份浓浓的传统气息。
那么,春联的历史渊源如何呢?春联的起源又有哪些讲究呢?
春联的起源,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的后蜀君主孟昶。据《蜀梼杌》记载,孟昶在五代后蜀即将之时,于年终岁末的除夕前一天,命令学士辛寅逊写下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对联被贴在孟昶寝室的门口,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对仗工整的对联。而第二年,宋太祖赵匡胤征服了后蜀,孟昶归降。令人意外的是,赵匡胤的生日正是孟昶写下这副对联的第二天,而且赵匡胤早在多年前就定下了自己的生日为“长春节”。回头再看孟昶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不禁让人感叹这其中似乎有着一种不可言喻的宿命感。
这里所提到的“桃符”便是春联的前身,它最初是画有门神的桃木板,用来驱鬼辟邪。王安石的《元日》中提到过这种习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就是每年过年前,家家户户会将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我们今天贴春联的传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挂在门上的桃符上绘有门神神荼和郁垒的画像,渐渐地,这些图案被吉祥的文字和对联所取代,最终形成了如今这种既富有文学色彩,又简洁而富有韵律的独特文化形式。
到了两宋时期,对联开始逐渐流行,进入明清时期更是风靡一时,特别是明朝的朱元璋推动了这一文化的普及。明代瞻在《簪云楼杂话》中提到,朱元璋在一次除夕时下令:无论贵族还是平民家门口都必须贴上春联。春联从皇家贵族的象征逐渐传到寻常百姓家,成为家家户户的年俗之一。
还有一则与春联相关的故事流传甚广。一次,朱元璋微服出巡,经过一户屠户家时,看到那家没有贴春联,便亲自写下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副春联写得气势磅礴,屠户感到既惊讶又惶恐,怕春联受风雨侵蚀,便将它挂在了堂屋的正墙上,这种中堂挂联的做法也逐渐成为后来的传统。
对联的美妙之处,在于其独特的韵律感。对联的平仄是其基本的语言结构,而平仄则源于古汉语的四声(平、上、去、入)。如今的普通话没有“入声”,但平仄的规律依然在对联中占据重要地位。对联的平仄分为平起和仄起,通常上联的第二个字为仄声,则称为“仄起”,下联则相应以平声收尾,反之亦然。例如:“一明分日月;五岳共丘山”这副对联,第一句平起仄收,第二句仄起平收。
对于普通人来说,贴春联时如何分辨上联与下联呢?其实,只需记住一个简单的口诀:“仄右平左”。古代的书写习惯是从右向左的,因此春联的排列顺序也遵循这一规则。比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这副对联,第一句的“友”是仄声,第二句的“家”是平声,因此“松竹梅岁寒三友”就是上联,“桃李杏春风一家”是下联。
春联的横批也是贴春联时的一大讲究。横批的书写顺序可能会有所不同,若横批是从左到右书写,则上联贴在左侧,下联贴在右侧;如果横批是从右到左书写,那么上联应该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
值得一提的是,史上最短的对联只有四个字,乾隆帝在朝堂上曾用《论语》中的“色难”出题,众大臣百思不得其解,只有大学士纪晓岚对出了“容易”二字,乾隆帝听后大笑不已,这副四字对联成了千古佳话。
历史上最长的对联出自“联圣”钟云舫之手,他在被陷害后,愤怒写下了一幅长达1612字的对联《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这幅对联气吞万里,成为了历史上最长的对联,至今仍悬挂在成都望江公园的锦江城楼。
在一些地方,家中有长辈去世后,春节贴春联的颜色也有讲究。第一年需贴,第二年改为绿色,第三年则是紫色,直到孝期满三年,才可以重新贴上红色春联。
春联这一小小的纸条,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祝愿。每一副对联,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春联作为春节的一部分,伴随着我们走过岁月的长河,至今仍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