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看到“多闪”这个名字时,心里真是觉得有些“闪了腰”。从字节跳动的内容池出发,把社交功能单独抽出来做成一款APP,乍一听让人有些难以理解。为什么要把社交这个功能单独拆出来呢?而且,大家对这个新产品的反应也不一。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社交通常是为了娱乐或再现生活场景,但目前许多大平台对于社交的态度更多是填补和修正的方式,并没有从零开始独立开发,导致这种方式很难脱颖而出。
虽然这解释似乎有些官话的味道,但我猜测,背后可能有几个真实的原因。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每个产品都有生命周期,抖音作为成熟的产品,也难以避免面临增长瓶颈。为了减少这种风险,把社交功能拆分出来,至少能确保一个产品的独立性,不至于在同一个项目中重蹈覆辙。营收变现的需求也不可忽视。多闪作为一个新的社交平台,目标可能是通过社交带动用户活跃,继而在广告上找到变现的机会。字节跳动的IPO压力也不可小觑,抖音和今日头条的增长开始放缓,新产品的成功能为资本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如果从实际的用户需求出发,或许会发现,多闪拆分出来的理由看起来会更有说服力。比如,抖音的用户有强烈的社交需求,特别是在分享方面的需求非常旺盛。如果能够将这些需求拆分出来,单独做一个更加专注的社交平台,可能会让用户体验更加流畅。类似于Instagram把其功能拆分成多个独立APP的做法,正是大厂惯常的策略。
那么,为什么抖音会选择瞄准“熟人社交”这一市场呢?我认为,大家做大社交平台的热情并非单纯想要在社交领域开疆拓土,而是想覆盖更多新的场景,拓展新的社交需求。没有人能确定,在这些新场景下,针对特定人群的社交需求会不会撕开“大社交”的口子。
如今,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突破10亿,如果音遇能吸引其中10%的用户,也能达到1亿月活跃用户,这对于一个全新的社交平台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成功。而抖音本身也有3亿月活跃用户,抖音能否让这3亿用户在平台上建立更多互动,形成有意义的社交联系呢?这一切,都让“大社交”平台的未来充满了无限想象。
接下来,再回到多闪的身上,谈谈它是如何试图解决这些社交痛点的。很多人可能在社交平台上有过这样的困扰:
害怕别人评头论足,决定不发动态;
害怕工作动态占满自己的社交空间,想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
害怕社交压力,想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切换自如;
担心错过重要人的动态,导致关系疏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多闪模仿了国外的匿名社交平台Snapchat,采用了阅后即焚的设计,降低社交压力。可是,阅后即焚这种形式,对于用户来说似乎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吸引力。因为我们有微信。在微信中,朋友圈的隐置已经足够灵活,比如可以选择只展示给某些朋友,或者只展示给同事、领导等特定。对于阅后即焚的需求,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烈。
更何况,微信朋友圈的分享压力和多闪的分享模式完全不同。我们可以将分享的过程拆解成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分享的内容,二是分享给谁看。假设分享的受众都是自己的朋友,问题就出在“内容”上了。微信朋友圈大多数人发的都是生活照,避免透露太多个人隐私。而在抖音,用户发布的内容通常是轻松、有趣的,带有娱乐性质。那么,抖音的分享压力和微信朋友圈分享的压力本质上是不同的。
多闪团队也曾提出一个理由,认为社交的需求正在增长,用户分享内容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过去,我们通过手机的相机拍照或录,再用修图软件编辑,最终将这些作品发布到社交平台上。这个过程更注重“人设”的维护,而不是单纯的记录和分享生活。而他们的目标则是通过短社交,让年轻人能够更加轻松地分享自己的生活。
问题是,短只是内容的载体,而不是社交本身。我们喜欢短,是因为它能够传递一些文字无法表达的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愿意把短作为唯一的社交媒介。社交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短作为社交的载体,未必能完全满足这一需求。
尽管多闪的设计初衷是想通过短打破社交压力,但这种社交形式是否能成功,还需要更多的探索。事实上,短作为载体,而非社交本身的转化,依然存在很大的挑战。
如果我来设计一个类似的产品,真正的需求应该是“圈子内分享有趣内容”。如果多闪能够打破微信的社交壁垒,允许用户在平台内部更自由地分享,减少外部分享的限制,或许能够有效吸引用户。而最重要的是,社交平台的成功并不在于技术,而是在于如何真正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社交的核心,是让人们能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找到彼此的兴趣点,进行愉快的交流。
社交平台的未来仍然充满变数。多闪作为字节跳动推出的新产品,是否能够通过其独特的社交方式取得突破,仍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如果能够把“兴趣”作为切入点,并创造更多低压力的社交场景,它仍然有机会在竞争激烈的社交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