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有的意思 颇有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2024-11-1102:14:37综合资讯0

在过去的日子里,很多人对油炸食品的渴望只能在年节时得到满足,炸丸子、炸带鱼这些美味只能在春节时品尝一回。那时,享受这些简单的食物已是奢侈。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像炸丸子这样的街头小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甚至连苏州阳澄湖的大闸蟹也能在寒冷的北方品尝到新鲜的味道。

今天我们不讨论美食本身,而是来聊聊“炸”和“闸”这两个字,它们的来源与演变,或许你并不熟悉。

"煠"字,普通话中读作zhá(音“闸”),原本指的是一种烹饪方式——将食物放入热油或热汤中迅速加热,待水或油沸腾后立即取出。许多人不知道,炸丸子的“炸”和大闸蟹的“闸”字,实际上都源自“煠”的俗写或借用。

“煠”字最早出现在三国魏时的《广雅》一书中,当时它的意思是指将食物投入热汤中煮沸后迅速捞出,清代的翟灏在《通俗编·杂字》中也有类似解释:“今以食物纳油及汤中,一沸而出,曰煠。”这说明“煠”字原本的含义就是快速加热食物的一种方法。

古代的“煠”字并不常见,它并未出现在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里,甚至早期的金文、甲骨文中也没有这个字的踪影。我们可以推测它是晚期才出现的字形。在《康熙字典》里,“煠”字的出现要追溯到三国魏时,最早由张揖在《广雅》中提到。

再说到“瀹”字,它指的是将食物放入热水中煮的动作。清代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对“瀹”做了更详细的解释,指出“瀹”就是将肉或蔬菜放入沸腾的水中快速煮沸,取出后食用。这与我们今天理解的“煠”是相似的——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煠菜”或“煠肉”的做法。

最早的“煠”字并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油炸,而只是简单的水煮。从汉始,油脂的提取技术逐渐发展。早期,油脂主要是从动物中提炼出来的,尤其是从牛羊等有角动物中榨取的油,称之为“脂”,而从没有角的动物如猪中提取的油,则称为“膏”。植物油的使用则是在汉代之后才逐步普及,尤其是芝麻油,由于价格昂贵,只有富裕家庭才能使用。

到了宋代,油炸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榨油技术的发展,油变得更加普及,烹饪方式也因此有了更大的变革。在这个时期,“煠”字的含义也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水煠”逐渐变为“油煠”,即将食物放入沸腾的油中进行烹饪。宋代周密在《浩然斋意抄》中便提到过“油煠粉饵”这种用油炸制食物的做法。

油炸食物的流行并非一蹴而就。在古代,油脂的稀缺使得油炸的食品并不普及,只有在宋元时期,随着油料作物的增多,油炸食品才逐渐成为常见的烹饪方式。

谈到“炸”字,它与“煠”字的关系并不简单。我们今天所说的“炸”,其字形来源并非很早,甚至在《康熙字典》中都未被收录。最早能见到“炸”字的文献,出现在《红楼梦》中,这部小说中多次提到“炸”的食物,例如油炸糕点和“炸供”。这一字的使用,标志着油炸这一烹饪方式的普及。

有趣的是,“炸”字的普及与“煠”字密切相关。清朝学者胡祖德曾在《沪谚外编·山歌·梁山头》中提到,“煠”字的俗写便是“炸”,并且这种俗写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形成了今天我们常用的“炸”字。

至于“大闸蟹”这一名称的由来,实际上与“闸”字的发音和“煠”字的联系也有一定关系。传统上,“煠”与“闸”在吴方言中发音相近,因此一些文字中将“煠蟹”写成了“闸蟹”。后来,“大闸蟹”这一名字逐渐成为了这一美食的代名词,并且流传至今。

根据一些历史记载,早在明清时期,苏州地区的人们就已经开始享用“煠蟹”这一菜肴。最早关于“煠蟹”的文献可以追溯到宋代的《东京梦华录》,其中提到“煠蟹”作为一种常见的食物存在。而“洗手蟹”这一概念,则是指一种吃蟹的方式——将蟹用盐、梅、橙椒等调料处理后,剖开直接食用。

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大闸蟹,多是指阳澄湖等地出产的螃蟹。这些螃蟹以肉质鲜美、口感丰富著称,而“煠蟹”正是江南地区传统的做法之一。如今,“煠蟹”已经成为了大闸蟹的另一种叫法,而“炸蟹”这一说法,实际上也源自“煠蟹”的俗写。

炸与煠这两个字看似差异巨大,但其实在烹饪方法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字眼的演变,恰好见证了烹饪技术的进步以及语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