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皮里阳秋
"皮里阳秋"原意为指藏在内心深处却未曾表露的评价与情感。这个成语最初写作“皮里春秋”,但在东晋时期,简文帝司马昱的母亲郑太后名为阿春,为了避免直接提及她的名字,于是改为“皮里阳秋”。其中,“皮”指外在,“里”指内心,而“春秋”则是指孔子所编纂的《春秋》这部历史书籍。全句的意思便是表面上没有明言,心中却已作出判断与评价。
02. 绠短汲深
“绠短汲深”源于古代打水的工具——吊桶的绳子过短,无法从深井中提取水来。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能力有限,难以应付复杂或艰巨的任务。它形象地揭示了在某些情境下,有限的资源或能力使得一些事情变得难以完成。
03. 挂一漏万
这个成语源自唐代韩愈的诗《南山》:“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形容在列举事情或观点时,只提到一个,忽略了很多其他重要的方面。常常用来表示自己在表达时没有周全,或者谦虚地指出自己无法面面俱到。
04. 计日程功
"计日程功"出自《礼记·儒行》:“程功积事,惟贤以尽达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工作进度与成效的估量可以按天计算,预示着成功将会很快到来。用来形容事情正在快速推进,并且看似能够如期完成,成效显现指日可待。
05. 胶柱鼓瑟
“胶柱鼓瑟”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指固守陈规,不懂得变通和灵活应对。这个成语出自汉代扬雄的《法言·先知》:“以往圣人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原本的意思是形容用粘胶固定的柱子来调节瑟的音调,显然过于死板,无法灵活适应变化。
06. 继晷焚膏
"继晷焚膏"的字面意思是继续借助日光工作,直到用蜡烛来点亮夜晚。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日以继夜、孜孜不倦地学习或工作。通过“继晷”与“焚膏”的结合,形容了不分昼夜,努力追求某一目标的精神。
07. 吉光片羽
“吉光片羽”最早源自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吉光,它的羽毛具备极强的抗火与抗水能力。后来的含义指的是残存的珍贵物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些稀有、珍贵而又弥足珍惜的事物。它往往带有对历史遗物或文化瑰宝的敬畏与珍视之情。
08. 过江之鲫
“过江之鲫”最早是东晋时期关于士族迁移到江南的说法。那时,有人戏谑地形容这些北方士族的到来就像江中的鲫鱼一样多。后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种现象或人群因追赶时尚而大量涌现,尤其带有一丝盲目跟风的意味。
09. 酒店猛狗
10. 大含细入
“ 大含细入”最初指的是一篇文章的内容广博深邃,既能涵盖宏大的主题,也能精细入微地表达细节。后来,常用来赞美文章的博大精深,能够通透地展现出各种层次和维度的内容。这种成语既是对作品深度的赞美,也是一种文学的高度评价。
11. 羚羊挂角
“羚羊挂角”形容羚羊在夜间把角挂在树枝上,避免自己陷入困境。这个成语往往用来描述某些诗歌或艺术作品的意境,强调其超脱、飘逸,不受拘束。它来源于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其中严羽提到此成语时强调了诗歌的高远境界。
12. 筑室道谋
“筑室道谋”比喻一个人做事缺乏独立的主见,常常听信他人意见,导致最终一事无成。这个成语本意指在建房时听取过路人的各种建议,结果导致建造失败。用以形容缺乏清晰计划和果断决策的行为,往往适得其反。
这些成语虽然在日常交流中并不常见,但它们背后蕴含的智慧与美感,常常让人在细品时产生深刻的思考。它们不仅是语言的结晶,更承载了千百年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