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身边有这样一种朋友,似乎总是能在你最开心的时候,不经意地说出一些让人扫兴的话?比如你换了自己心仪的化妆品,他会说这款颜色不够正,或者品牌知名度不高,可能还对皮肤不好;你勇气穿上了从未敢穿的,在得到别人夸奖时,他却冷不丁地来一句:“哇,你腿好粗”;你花了不少钱烫了个新发型,换了新衣服,他却说这件衣服不适合你,颜色不搭配,领口也显得没气质;你买了辆新车,他又开始列举起各种驾车的危险,提到身边谁谁谁开车出事了……这些话,明明都是打击你兴致的“灭嗨语”,让人一阵无奈。
遇到这种人,最好的应对方式或许就是当作他是个不太聪明的人,笑笑就算了。但如果你有伴侣,可能你会发现,这种“灭嗨”的行为也不止出现在朋友之间,偶尔也会出现在你的感情生活里。比如,当你的另一半半夜突然想到什么点子,想和你讨论时,你可能不耐烦地回应:“都几点了,能不能睡觉,明天再说?”当他高兴地给你看自己挑选的衣服照片时,你却漫不经心地说:“挺好的,记得下午六点的电影别迟到。”又或者,他因为和某个三观不合的同事发生冲突而心烦意乱,回家找你倾诉,你却一脸不屑地回应:“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言辞,或许并无恶意,但也无疑会让人觉得不被重视。
回过头来想,若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琐事与另一个人分享,那说明他是把你放在心里的,才会忍不住寻求你的倾听和回应。当他向你倾诉时,不要急着给出所谓的“高见”或结论,也不必急于表现出自己的聪明能干。大部分时候,别人更多的是需要的是共鸣,而不是所谓的“人间至理”。真正维系一段关系的,往往是那些细小的点滴,而这些细节,也能决定关系的走向。有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像脆弱的玻璃,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就会悄然裂开。当这些细节累积到一定程度,它们就可能引发无法挽回的裂痕。
很多时候,与其说话不如保持沉默,不要轻易发表不必要的评论。我不禁想起了大学时打寒假工的一段尴尬经历。那是我在一个空调厂的流水线上做临时工,包吃包住,干了大约23天。由于我性格内向,做事也不太利索,常常被批评。每次下班回寝室,我都会和室友们吐槽一番。但有一天,我说错了话,惹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那天,寝室里有一个做监管工作的女生在和其他人兴奋地聊她今天抓住了几个人偷懒,记录了下来。听到这些,我突然心生不满,便说了一句:“她也没啥实际工作,就是监督我们那些线上工人,谁偷懒、谁做错了事,她就记录在案。她本身就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动不动就对我们大吼大叫,今天又批评了我,真的是个不讨喜的角色。”话音刚落,寝室里的一个室友突然大笑出声:“你说什么呢?她就在这里呢,你怎么能这么说?”说完后,寝室里一片寂静,我才意识到自己说话不谨慎,冒犯了在场的那位女生。
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有时我们的一句无心之言,可能会无意间伤害到别人。很多时候,我们忽视的这些日常细节,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带来负面后果。对于大部分工作多年的人来说,如果你不是公关、销售等与人打交道的岗位,可能并没有太多机会去关注这些细节。但事实上,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言行举止,可能在不经意间了一段关系,甚至影响到我们的职业发展。
愿我们都能保持警觉,避免说出伤人的话。每一句不经意的言辞,都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