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袁枚
夏日的中午,乡野的小道上,绿树成荫。一个放牛的牧童骑着黄牛,悠然自得地沿着林间小路走来。他没有急于赶路,也没有着急做什么,只是顺手哼唱着他的小曲儿,歌声在树丛中回荡,时而高亢,时而轻柔。那歌声清脆悦耳,似乎能震动整个林间的空气,仿佛连树叶也在随着歌声一起颤动。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落,斑驳陆离,照在牧童的身上,映得他整个人看起来轻松愉快。
忽然间,牧童的歌声戛然而止。他猛地停下了步伐,双眼紧盯着前方的一棵大树,身体也随之变得极为静止。原来,他看到树上有一只正在鸣叫的蝉。那蝉正高高地悬挂在树枝上,毫无察觉牧童的靠近,依旧愉快地扯着嗓子唱着,声声入耳。牧童显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趁机抓住这只蝉,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凝视着它的动向,生怕一举手一投足就把蝉吓飞了。
这个简单的瞬间,无论是牧童的歌声,还是他突然的静止,都是极为自然的表现,却又充满了生动的情感。诗人将这一切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牧童的天真与灵巧,也能感受到田野中的宁静与生动。
诗人通过诗句呈现出牧童的动静变化:骑牛歌唱时的轻松自如,和突然停下歌声,专注于蝉鸣时的认真与机敏。动静之间的转变如此自然,不禁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的田园气息。牧童没有因为蝉儿的鸣叫而急躁,反而以一种细腻的方式去捕捉大自然的一丝乐趣。尽管诗人并未明确写出牧童是否最终抓到了蝉,但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刻的专注与期待,这种动静交替的场景本身便足够引人入胜。
这首诗通过短短几句,生动地展示了一个普通的乡村场景,并将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景象传递给读者。牧童骑牛、唱歌、捕蝉的情形,如同一幅生动的画面,勾画出了一种自然、质朴的生活状态。这种画面简单却深刻,让人不禁想起自己童年的悠闲时光,仿佛回到了那个清新宁静的世界。
教学目标
认识并学习“所”、“牧”等6个生字,掌握“诗”、“林”等6个字的写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感受其中的情感变化。
通过细读和反复朗读,理解诗中牧童机灵、天真无邪的形象,体会他在捕蝉时的专注与聪慧,同时感受诗人对田园景色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引导进入诗的意境
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想象诗人袁枚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午后走在乡间的林阴小道上。突然,一个生动的画面出现在眼前。(教师播放“牧童骑牛图”)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中的细节。
学生自由发言:“牧童骑牛、蝉鸣、歌声、田园风光……”
教师这一切看似普通的乡村生活片段,正是袁枚将其转化成诗歌的源泉,诗的题目就是《所见》。
二、分析诗歌,深入理解内容
1. 牧童骑牛的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古诗,并关注诗句的发音和停顿,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句。
学生分组朗读,感受诗句中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教师提问:“这位牧童是怎样的呢?” 引导学生讨论牧童的形象,并通过诗句的描述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2. 牧童捕蝉的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诗的后半部分,感受牧童突然停止歌唱、凝视蝉鸣的专注与机敏。
学生讨论:“在这短短的十个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牧童的细腻与灵动?”
教师“‘忽然’和‘欲’等字,传达了牧童的反应和心思,他不仅想捉蝉,而且小心翼翼地不让蝉飞走。”
三、创作与表达
教师提出:生活中的许多画面都可以成为诗歌的灵感来源。学生可以观察自己身边的儿童生活场景,创作一首小诗。
学生创作并展示自己的诗歌,教师给予评价。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情感和画面的传递。学生在体会诗歌的过程中,能够从细节中感受到牧童的天真与灵巧,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在引导学生想象牧童捕蝉的情景时,我发现他们的创意非常丰富,有的甚至描述了牧童如何巧妙地使用工具捉蝉。这种思维的激发让我意识到,古诗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字面上,更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创造,去用自己的方式感受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