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第7期:三×八×型成语详解
今天是成语的第七次小组会议,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含有特定汉字的成语。本期的重点是“三×八×型”成语,以下是其中的几个典型例子。
三台八座
这个成语常用来泛指重臣,源自古代系统的分类。在汉朝时期,尚书、御史和谒者这三种合称为“三台”。具体来说,尚书被称为“中台”,负责处理行政事务;御史则被称为“宪台”,主要负责监察政务;谒者被称为“外台”,负责管理皇宫的宫廷事务。三者合称“三台”,代表着当时高层的三大要职。
到了隋代,炀帝设立了司隶台,并与其他两个台——御史台和谒者台共同被称为“三台”。唐朝时期,对这些职务进行了重新命名,尚书省被称为“中台”,中书省被称为“西台”,门下省被称为“东台”,三台依然代表了当时的权力核心。
至于“八座”,这个词来源于时期的,指的是八种高级。各朝代对此有不同的定义。东汉时期,八座包括六曹尚书和尚书令、尚书仆射;而在三国魏、南朝宋和齐的时期,只有五曹尚书,并将尚书令与尚书左、右仆射合并,形成八座。到了隋唐,六部尚书以及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都被纳入八座的范畴。在清朝,六部尚书也被称作八座。
在这些历史背景下,“三台八座”最终成为了象征显贵、权力中心的代名词。
三灾八难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命运多舛,经历许多苦难,尤其是常用来描述从小便多病的孩子。它的来源则要追溯到佛教的经典中,“三灾”与“八难”都有着深刻的含义,远非泛指灾难。
在佛教的经典中,世界的形成与毁灭是一个轮回过程,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周而复始。“三灾”指的是在“住劫”末期,因众生行为堕落,常发生、疫病和战争等灾难,这被称为“小三灾”。而当进入“坏劫”末期时,灾难更加可怕,主要包括火灾、水灾和风灾,这便是“大三灾”。最终,世界会在风灾的下完全毁灭,进入“空劫”阶段。
“三灾八难”中的“八难”指的是佛教中的八种困境,分别是:地狱、饿鬼、畜生、长寿天(尽管长寿天看似幸福,但那里的人生缺乏佛法,因此也被视为一种困苦)、北俱卢洲(一个丰厚但不易修佛的地方)、聋盲瘖哑、世智辩聪(这些人聪明机智,但难以理解佛法)、以及佛前佛后(即时代和之后的世代,因无法接触到佛法,常处困境)。
这种成语源自佛教的哲学和,描绘了世间多种不同的苦难状态。例如《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贾宝玉便曾提到过“三灾八难”的概念:“从小儿三灾八难,化的银子,照样也打出你这个银人儿来了。”这句话暗示了命运的无常和变幻莫测。
在现代语境下,“三灾八难”往往用来形容人命多舛,或是某人遭遇连绵不断的不幸。
精美的肴馔与诗文
在古文中,“三灾八难”不仅指的是生活中的苦难,也有时被用来形容精美的事物,尤其是美味的肴馔或者优美的诗文。正如有时我们将美味佳肴称为“肴馔”一样,一些极其精致的诗文或艺术作品也常用“三灾八难”来比喻其复杂多变、层次丰富的特质。
“三×八×型”的成语,既有历史的沉淀,也蕴深刻的哲理。在现活中,我们不仅能从这些成语中了解古人的智慧,还能体会到其中对人生命运的独到观察和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