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盛唐时期的杰出诗人,字季凌,生于今山西新绛县。他为人豪爽,讲义气,个性豪放,时常一边挥剑,一边高歌。在当时,他的诗篇常与乐工们一同歌唱,广为流传。王之涣的诗风,以描绘边塞风光为特长,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极具气势。他的诗作深入人心,尤以《登鹳雀楼》和《凉州词》最为人们所称道。
今天,我们重新回顾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原文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大意为:傍晚时分,太阳依靠在远山之上,渐渐消失在天际。滔滔黄河,日夜不息,奔腾入海。如果想要远眺千里风光,眼界更加开阔,那就请再登上一层楼。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鹳雀楼的背景。鹳雀楼,古时又称鹳鹊楼,因时常有鹳鹊栖息在楼上而得名,位于今天山西省永济市,黄河岸边的蒲州古城外。王之涣在年轻时曾中举,担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但因遭人陷害而被罢官。年仅三十岁左右的他,开始了四处游历和访友的生活。而这首诗,正是在他游历鹳雀楼时所作,彼时他年约三十五岁。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广为传颂的诗作,成为了唐代五言诗中的经典之作。因这首诗,王之涣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永恒的名字,而鹳雀楼也因此成为了闻名遐迩的地方。这首诗虽然短短二十字,却表现了作者在登楼远望时所展现出的宏大抱负,也折盛唐时期人们充满活力与进取心的精神面貌。诗中简洁的语言,却勾画出开阔的天地,渗透着深刻的哲理。几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
其中,王之涣用笔极为巧妙地描写了夕阳下的壮丽景象,黄河浩浩荡荡奔流入海的气势,这样的场面本身已经震撼人心。而诗中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深意无穷。这不仅反映了诗人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雄心壮志,也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朴素却深刻的道理:想要看到更广阔的视野,必须不断努力,勇于攀登,敢于超越自己,方能获得更美好的未来。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促使我们不断向上,不断突破自我,也正因如此,这两句议论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赋予了这首诗永恒的生命力。
每每读起这首诗,仿佛能感受到王之涣当年在鹳雀楼上,面对广袤天地时的澎湃胸怀与坚定信念。正是这种胸怀和信念,让这首诗历久弥新,成为了千古绝唱。
2021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