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东北雪糕的价格登上了微博热搜。原本大家以为这是因为价格过高引发的吐槽,没想到这次讨论的焦点竟然是8毛钱一根的雪糕,真的是让人感到意外和惊讶。
东北人对雪糕的喜爱,真的是无法用言语形容。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外面是刺骨的寒风,而屋内却温暖如春。当室内温度稳定在二十多度时,吃上一根雪糕,清爽感直达心头,简直是冬天里的一种享受。
提到雪糕,几乎每个东北人的记忆中都有一个经典的场景——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围着围巾,蹲在学校门口,仔细挑选自己最喜欢的雪糕。这些年来,东北大板、火炬、巧乐兹、冰+、糯米糍等雪糕品牌早已成为每一个东北孩子童年的标配,而这些记忆也伴随着很多人离开家乡后,依旧常常牵挂和怀念。
时光荏苒,十几年过去,那些曾经只需要几毛钱、一两块钱就能买到的雪糕,价格早已水涨船高,成为许多人望而却步的奢侈品。8毛钱一根的雪糕能够引起热议,也就不再令人感到意外了。
除了东北人,雪糕在全球范围内也深受喜爱,成为继老干妈、火锅和煎饼果子之后,另一种成功征服外国人口味的美食。
那么,雪糕用英语该如何表达呢?
答案是——popsicle。
很多人可能会问:“雪糕不就是‘ice cream’吗?” 这个答案其实是错的。事实上,英语中“ice cream”专指冰淇淋,而“雪糕”在英语里更常用的是popsicle这个词,尤其在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较为普遍。
雪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它的起源与息息相关。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古代,人就已经用冰来解暑,而这种方法逐渐演变成了冰冻的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冰棍的制作技术也传到了皇宫,据史料记载,古代的皇宫中,宫廷人员开始将奶和糖混合,做成类似冰棍的甜点来消暑。
大约700多年前,元朝的忽必烈皇帝时代,宫廷现了一种类似现代冰淇淋的食品,称为“冰酪”。这种冰酪的制作方法极为保密,甚至禁止民间制作。直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访问时,忽必烈才同意将冰酪的制作方法传授给他。马可·波罗回国后,将这一技术带回意大利,并向当地王室传授。意大利王室为了保持这种甜品的独特性,长达三百年未向外界透露制作方法。
直至1533年,意大利与法国的王室联姻后,冰酪的制作技术才通过法国传入欧洲。而冰淇淋真正进入公众视野,则是在1777年,当时纽约的街头开始出现冰激凌的广告。
除了popsicle,在英国英语中,“雪糕”通常会用icelolly来表达。
例如:
“It’s hot today. Let’s go and get an icelolly.”
今天真热,我们去买根雪糕吧。
这里的“lolly”既可以指糖,也可以指冰棍儿或雪糕,而当它与“ice”结合时,就专指冰棍或雪糕了。
还有一个常见的表达是icepop,这个词同样表示冰棍或雪糕。根据百科的定义,icepop指的是一种由水或牛奶为基础的冷冻零食,通常是通过一个小棍子固定。这一词汇在英国、爱尔兰和南非使用得比较广泛。
不同的和地区对雪糕的称呼也各有不同。例如,在美国,除了popsicle,雪糕也可以叫做freezerpop。在澳大利亚,雪糕被称为icypole或iceblock,新西兰也使用iceblock这一名称。菲律宾人将雪糕称为icedrop,而印度和日本则使用icecandy这个词。
雪糕在世界各地有着丰富多样的叫法,也反映了不同文化中的甜品习惯。你是否也知道其他有趣的雪糕称呼?欢迎在评论区分享!